绍兴山水之间,多有学堂书院。蕺山南麓,顶立着蕺山书院,以“诚意”“慎独”“气质”为治学方向,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儒家名士;投醪河边,府学官与稽山中学相融合,焕发时代新风。而有一处特别的学堂静静地卧在胜利西路上,街道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人们却从未忘记这处特别的学堂——大通师范学堂。
2025年1月25日,长城中学八(8)班的梦之翼小队来到了大通师范学堂,了解爱国故事,缅怀时代英雄,重走“辛”火之路。怀着对先辈的缅怀之情,孩子们早早地来到了大通师范学堂,自觉地排好了队伍,认真听老师的讲解。
大通师范学堂是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活动中心,是辛亥革命前夕皖浙起义的重要据点。大通师范学堂勇开中国师范教育体育专修科和女子校长之先河。作为辛亥革命起源地之一,大通师范学堂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老师还带领学生们一起朗诵了秋瑾的《致徐小淑绝命词》:“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日暮途穷,徒下新亭之类;残山剩水,谁招志之魂?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好持一杯鲁酒,他年共唱摆轮歌。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此头颅。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这首绝命词字字铿锵,慷慨激昂,满怀悲壮,表达了秋瑾在生死关头的坚定信念和革命决心,读之令人动容。
实践活动随着讲解的结束,也来到了尾声。孩子们听完这些爱国故事,心中有感而发,写下了动人的文字。“浩然正气,虽死犹生,我们要学习!”“秋瑾虽为女子,心却比男儿烈,真是巾帼英雄!”“在那个风雨缥缈的时代中,许多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抛头颅、洒热血,不惜流血牺牲,换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如今,我们生活在新时代中,满天星辰,祖国如一艘巨轮,在浩瀚的海洋中长风破浪,不断前行,而我们要勇当年轻的时代舵手,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一句句肺腑之言,感动你我。这就是实践的意义,也是英雄们带给我们的精神鼓励,更是对祖国美好发展的真挚祝福。
我们要不忘来时路,吾辈当自强!
指导老师:裘晓磊
小记者:邹王涵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徐静怡 编辑:邹俊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