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之浙东大运河博物馆研学游

2025-02-07 14:48

来源: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时强调指出。一条大运河,千载越地史。作为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浙东运河全程约200公里,其中绍兴段全长100多公里,是浙东古运河的核心区和主体,见证了吴越文化的生发和传承,更是绍兴人民古往今来的“母亲河”。

1月21日,风和日丽,我们元培中学(越西校区)2302钱三强班向阳小队15位队员来到了浙东运河博物馆,进入博物馆,一种庄重而浓厚的历史氛围便扑面而来,博物馆的主要展览以“通达江海、运济天下--浙东运河文化陈列”为主题,重点反映了2500多年来浙东运河工程体系及水运的演变,以及浙东运河历史地位、技术与文化遗产,馆内的布局精心而有序,每一个展区都像是一部史书的篇章,细致地向参观者诉说着浙东运河的前世今生,从运河的开凿起源开始,那一幅幅古老的画卷、一个个逼真的模型,以及详实的文字解说,生动地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非凡的智慧,一锹一镐地挖掘出这条连接在不同地域、沟通着多元文化的运河。这是人类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的伟大壮举,它体现的不仅仅是工程技术上的卓越,更是一种勇于开拓、不畏艰难的精神象征。

展览中还提到了浙东运河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平衡之道,古代人们在建设运河的同时,也注重水利工程的修建和维护,既保障了航运的畅通,又有效防止了水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此外,运河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沿线城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多个繁荣的市镇,至今仍可见其影响。

参观浙东运河博物馆,不仅让我们对古代文明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引发了我们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思考,在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今天,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和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浙东运河的历史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总之,浙东运河博物馆研学游是一次难忘的旅程,它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古代文明的辉煌,更激发了我们对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感受这份历史的厚重,共同守护和传承这份历史的厚重,共同守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砥砺奋进,再接再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姜京和 编辑:黄晨珂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