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在清华大学旁边的北京101中学一间教室,清华大学副教授林剑锋在教授“拓扑伽罗瓦理论简介”第二讲。
他的面前,6名十二三岁的初一少年坐成一排。两个多小时的高等数学课,中间只休息了5分钟,林剑锋感叹他们能坚持下来“很难得”。他们是第一届“杰出少年示范数学班”北京班(以下简称示范班)。他们的课表看起来与其他初中生无异,只是数学、物理课程多些。这些常规数学、物理课是由中学老师拔高定制的,另外还有大师课和“拓扑伽罗瓦理论简介”这样的专题讲座。
这个示范班,是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把他的数学拔尖人才培养改革延伸到初一的最新一步,培养机制与他创办的清华大学求真书院的选拔路径相衔接。示范班由丘成桐个人倡导设计、募集款项。
近日,丘成桐接受专访,讲述他创设少年示范班的理念,同时回应有关示范班教育公平方面的质疑。
丘成桐为学生授课。
“少年班没有指望
一定培养出大师”
大师课、专题课是否难?
“也不是很难,有一些难。”
孩子们说能跟上这么难的课程。班主任刘建玉表示,他们其实不一定全能听懂,能听懂也不代表能做题,但他们自学能力强,课后消化能掌握下来。
林剑锋告诉记者,他的课程一般的本科生要掌握也不容易,是清华数学本科生的水平。在课程设计上,不假设任何先修内容,给一些直观的例子,与大学课程有细节颗粒度的差异。他希望通过这一课程,向孩子们展示现代数学的思维方式,展现理论是如何叠积木式地建立的,激发他们对研究的兴趣。
据介绍,这些孩子都是在小学被发现数学上有天赋,且感兴趣,在父母培养下看了大量数学书籍。他们有些学过竞赛,有些没有。被问及是怎样喜欢上数学时,有的答“我觉得应用题比较有意思”,有的答“我觉得数学很美”。
刘建玉说,他们并不是所谓的天才,只是天赋和兴趣高一点。示范班没有指望一定培养出大师,只是希望为孩子们提供助力,让他们更快在数学上成长,同时把对数学的热情保持下来,在之后的道路上能够继续突破。
据了解,示范班学员集中在与清华大学求真书院合作的中学培养,学籍不变。他们将在初三回到原学校,此后可以向求真书院的数学领军计划发起冲击,也可以走常规的中高考路线。
今年选拔的29名学员,本来计划集中到清华大学旁边的101中学统一封闭式培养,现改为在北京和上海同时试点。
丘成桐希望为国家探索出一套中国特色的大中衔接、贯通培养的数学课程体系和教材。对于具体执行者刘建玉来说,准备全新的中学数学课是一件艰巨的事情,教了几十年数学的他,每次备课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因为孩子们已经自学了很多,课前两周对初中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提升,现在已进入高中数学的学习。
让这位班主任头疼的一件事是,伴随着他们突出的数学天赋,这些孩子都“精力过剩”,并不好管理。
同时,这个班的培养不偏科,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它科目都由101中学的老师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
中高考刷题磨灭兴趣?
少年班目标:让孩子更勇于发问
回国这些年来,丘成桐多了一重教育改革者的身份。他的目标是,实现本土培养菲尔兹奖零的突破。
为什么要做教育改革?丘成桐告诉记者,中国的研究院和研究生的水平跟国际一流的差距还很大。多年培养中国学生的经历让丘成桐对中国拔尖人才培养有了自己的思考。“我在美国带研究生时,很多中国来的学生不大愿意发问,不大愿意思考最尖端的问题,习惯跟在别人后面走,因为怕难,只求很快毕业、平平安安地发展,鲜少有成就大事业、开创一个方向的。在中国训练大学生也发现这个问题。”
2021年,丘成桐获国家支持开展“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把拔尖人才选拔培养拓展到初中阶段,面向初三至高三年级选才,采用“3+2+3”八年制本博贯通培养模式,和2018年起实施的“数学英才班”全部纳入新成立的清华大学求真书院。
几年来,丘成桐注意到,求真书院初三进来的学生比高中学生成绩更好,活力更强,初三学生(四年共17名)的入选平均成绩连续四年最高。
与少年班初一的孩子接触之后,他发现他们“很有想法,很兴奋,问问题问得好”。丘成桐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中高考刷题,学生“刷得头昏脑胀”,不想思考了,没有兴趣再学下去。所以,一定要改革,从中学到大学的培养体制要变。
难题是否才能选拔人才?
“奥数很难培养出大师”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科学精英选拔主要依靠奥林匹克竞赛。但丘成桐对数学竞赛有不同的看法。
“奥数很难培养出大师。”有些菲尔兹奖获得者也是国际奥数(IMO)金牌得主,但丘成桐认为他们往往学术风格奇怪,方向狭窄,只能做比较特殊的问题,不能成为看得远、走得远的大师。
丘成桐解释,竞赛往往考的是偏题、难题,3个小时要做七八道题,但半个小时能够做出来的题目是没有深度的题目,靠的是解题技巧。同时他认为,竞赛考察面窄,往往导致竞赛生对高等数学知识掌握得不全面、不扎实。
以前就是带竞赛班的刘建玉对此深有同感。他说,竞赛题目不同于高等数学研究,学了高等数学也不一定会,讲究的是技巧性;为了在规定时限内解出,学生会过度刷题,而不是以学知识为主,目的是提分,学生的兴趣因此很容易消磨。
一种通行的思路是,难题才能选拔人才。但丘成桐不这么认为。他的观点是,一般的题目很重要,考察到真正学懂了就行。“数学要一层一层学上去,不能有遗漏。我们的选拔从来不考刁难的问题,考的是高等数学知识,是做科研需要学习的内容。”
求真书院的选拔考试基于数学专业大一的内容,不考难题,考的是广度和掌握度。丘成桐说,很多人考不过,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掌握。同样,示范班的选拔主要考察初三的数学知识,只要学会、学好,就能考过。
求真书院副院长王小芳介绍,试题由数学专业的教授们精心设计,每道题考察不同的能力,不依赖解题技巧。
如何理解教育公平?
“培养100个将军,跟培养1000万个士兵不一样”
精英教育容易招致对于教育不公平的质疑,尤其是下探至义务教育阶段时。注意到,有自媒体在关注入选示范班的孩子,称其为“牛娃”。
丘成桐认为,过于重视绝对公平可能导致国家缺乏竞争力。改革开放就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效率和公平需要平衡。同时,“一刀切”的培养方式对好的学生、有天分的学生反而是不公平。
“培养100个将军,跟培养1000万个士兵是不一样。现在的高考体制是‘流水作业’,一年培养1300万个毕业生,对于培养工程师这样的人才很有效。”丘成桐说,带动尖端科学发展要靠“将军”,他现在就是要培养这100个“将军”,就是要培养“钱学森”。这需要因材施教,需要考虑一个学生的基础、能力等等,“一刀切”流水式的培养模式不行。
丘成桐表示,少年班和示范班的机会是公平的,选拔范围是全省。课程网络直播也是为了资源普惠,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接触到顶尖的教学内容。
从求真书院来看,招生选拔面向全球中学生,确实经济发达省份入选的学生数量较多,部分省份迄今为止仍无一人考入。丘成桐说,正是考虑到地区不平衡,他支持部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设立少年班。此次示范班,江西、贵州等省份均有孩子考入。
(内容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记者 潘秀玮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