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东镇越北村,于2003年由杨宅、黄家、应家、胡宅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与其他山区村庄一样,越北村被连片竹林、茶园环绕,物产丰富。近些年来,越北村积极推广以板栗为主的特色农业,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工程的建设。这个小山村也迎来了新的变化。
做优特色产业 板栗村闯出新路
越北村是远近闻名的板栗村,野生板栗规模有520亩左右,其中有不少板栗树的树龄已逾百年。每年的9-10月,正是越北村板栗收获季,村民们纷纷上山捡拾板栗。炒板栗、蒸板栗糕……每年的秋天,越北村里飘着的是软糯糯的板栗香气。
越北村的板栗量大,但销路却没有那么顺畅。“村里人大多数都是自己背着板栗去镇上或者平水镇的集市吆喝卖,比较零散也形成不了规模,有时还滞销,带来的收益甚微,还耽误干其他活。”越北村党总支书记杨国忠告诉记者,今年村里出面联合乡村共富联合体从村民手中收购了1万余公斤鲜板栗,组团对外销售,虽然是第一年,但是销量不俗。“今年的板栗总产量在5万公斤左右,村里收购了1万多公斤,目前冷库里只剩下250多公斤了,大部分都卖出去了。”杨国忠说,今年得益于金秋板栗丰收市集、农创客市集以及乡村振兴帮促团组的帮助,越北板栗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积累了一定的客源,还进一步打响了名气。此外,越北村今年还新建了一处板栗公共收购点,并配备了一个板栗冷库,最多可容纳3万公斤板栗以保证新鲜度,拉长板栗销售周期。
虽然地处偏远,先天优势不明显,但越北村是敢于尝试和挑战的。
除了板栗之外,越北村还在今年试种了秋玉米品种,首批1500公斤已销售一空。此外,还有本地产的2000公斤生态稻米也已经销完。“今年的农产品销售势头不错,我们信心大增,明年要加大收购量帮村民们卖优质山货。”杨国忠介绍。
办好民生实事 村容村貌焕新颜
沿着011乡道驱车前行,一路开过黄家、应家、胡宅等自然村最终到达杨宅自然村,越北这个小山村幽静而又具烟火气。在杨宅自然村下里溪生长着一株百年银杏树,树高27米,平均冠幅19米,见证了杨宅800多年的岁月变迁。午后,银杏树下几位老人正闲坐聊天,一派和谐。
据杨国忠介绍,近年来,越北村整村环境面貌、基础设施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杨宅自然村的原大礼堂被改造成为文化中心及家宴中心,总面积达900平方米;应家自然村家宴中心也已经建造完成并投用;胡宅自然村池塘边建起凉亭。此外,村里还新建起杨宅和黄家两个自然村的停车场……
今年10月,村里新建的十余条板栗作业道也投入使用。“村里的板栗树大多在山上,走的也都是泥路,捡完板栗背着下山实为不便。往年捡板栗的那两个月,村里多多少少会有人在山里摔倒,出于安全考虑,今年7月起,我们对这十余条泥路进行了水泥硬化处理。”杨国忠说,虽然是一条条不起眼的小路,但是却保障了村民们上山下山的安全,今年的板栗季节没有发生摔倒、跌伤的意外情况。
记者了解到,越北村接下来还将启动综合环境整治提升、未来乡村创建、生活污水改造等工程,并将结合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村级乡村特色产品。大山深处的小村庄正在以奋进的姿态往前发展。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