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说不尽的王羲之

2024-12-21 10:51

来源:

绍兴,有名士之乡的美誉。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绍兴文士,用他们的笔,写下了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洋溢着家国情怀的文章和诗句,灿烂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星空,也让绍兴之名一次次为天下人所熟知。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王羲之和他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随着历代倾心书道者对这一书法经典的心慕手追,反复临摹,兰亭一会,俨然未散。绍兴的古称“会稽山阴”也因之一回回打入人们的心脑。

随波逐流的羽觞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担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2人,在兰亭举行消灾除凶、祈求平安的修禊活动。沐着春风,王羲之诸人沿曲水而坐,盛酒的羽觞,随波逐流,停滞在谁的面前,谁就要作诗一首。

酒兴酣时,王羲之为集会者的诗篇作序,他手执鼠须笔,一气呵成,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整篇作品虽有涂改,但“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王羲之酒醒后多次复写,也无法达到第一稿的水平。尤其为人所称道的是,全文有20个“之”字(因世传摹本不同,也有21个“之”字之说)和7个“不”字,均形态各异,无一雷同。

随着《兰亭集序》的流传,曲水流觞中使用的羽觞也被后人所熟知。羽觞又叫羽杯、耳杯,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为椭圆形、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的双耳,像鸟的双翼,故名“羽觞”。

在绍兴参观博物馆时,笔者有幸见到了两种羽觞,一种为青瓷制成,另一种为木胎漆器。青瓷太重,想来盛酒后不待漂流,便会没于水中;而木胎漆器以其质轻,很适于曲水流觞。事实上,从全国来看,出土的羽觞中最多的就是漆器类的。看着眼前展柜中的羽觞,我的思绪顿时飞回千里之外的家乡河湟谷地。西宁市的一座魏晋时期的古墓中曾出土过一件金扣蚌壳羽觞,同时出土了一方刻有“凌江将军章”五字篆书的铜印,显示了墓主人的身份。

金扣蚌壳羽觞让我浮想联翩。1600多年前,在远离汉文化中心地带的河湟谷地,天暖气清之时,这位凌江将军在军务繁忙之余,是否也会像王羲之一般,邀上好友,曲水流觞,吟诗作赋?

《兰亭集序》的乐与悲

衡量一个地方的文化土壤是否丰厚肥沃,有一个指标,那就是看这里“出产”了多少成语和广为流传的诗句。在绍兴,如果详加统计,绝对令人瞠目。就拿《兰亭集序》来说,仅前两个自然段,就贡献了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清流激湍、曲水流觞、畅叙幽情。这些词,勾勒出一幅春意融融的郊游图。随着它们的广为流布,给很多人留下了“和乐”是《兰亭集序》主基调的印象。然而,从文章的第三段开始,王羲之笔锋一转,情绪由“乐”转“痛”,他写道:虽然人们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暂时感到快乐,甚至忘记衰老即将到来。但这一切,转瞬就会成为旧迹。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都要归结于消灭。不仅如此,王羲之甚至发出了“岂不痛哉”“悲夫”这样更为直接的感叹。

这种对生命无常的深切体会,实在与很多人印象中潇洒不羁的王羲之相去甚远。反观王羲之所处的时代,就能明白这种体会的来源。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动荡离乱的年代,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衣冠南渡……战乱频仍,百姓流离,乱世之中,人的生命就像露水般朝不保夕,像草芥般随时可能被消灭。

《兰亭集序》中透露的无常感让我们明白,王羲之离官去职以后,为何会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不远千里地采集药石,遍游名山大川,勘破世间的无常,王羲之在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生命的解脱。

不容忽视的高峰

自魏晋以来,“二王”一脉成为中国书法的主流,无数书家从这里汲取养分,成就了自己。虽然颂扬者居多,但对王羲之的书法也并非没有贬抑的声音。

王羲之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参天古树,后来者既要从他那里汲取营养,又必须走出他投下的阴影,方能成就自己。于是,自出机杼,不写“奴书”,不做“书奴”,成为历代有见地者的书法追求。黄庭坚清醒地看到“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苏轼则不无自豪地说:“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到了清朝,文字学兴盛,大量古代碑碣被发现,书法碑学兴而以“二王”为宗的帖学衰,人们开始崇尚学习魏碑。碑学大家金农诗曰:“会稽内史负俗姿,字学荒疏笑驰骋。耻向书家作奴婢,华山片石是吾师。”可以看作清朝碑学兴起的宣言。

碑学兴,是对“二王”在书坛独领风骚一千多年的“反动”,是在谋求书法的创新。实际上,王羲之的书法正来源于创新,他在广学古人的基础上加以融汇变革,完成了中国书法从古质到今妍的书风转变,从而成为千古书圣。王献之在其父的显赫成就面前,保持独立之精神,创立了自己的书风,才能与之比肩而立,并称“二王”。而后世凡在书艺上有大成就者,也无不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方能书史留名。

对于王羲之这样的人物,无论你心怀崇敬还是极力否定,无非在用不同的方式证明,在其领域,他们绝对是你无法绕开、不容忽视的一座高峰。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辛元戎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