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各支救援队高效搜寻山地失踪者、山地意外事故成功救援等多个教科书式案例备受关注。省应急管理厅、省红十字会近期印发的《应急救援(水上搜救、山地搜救)培训大纲(试行)》中的山地搜救内容,正是由我市红十字会牵头组织起草,这也标志着绍兴山地搜救经验升格为省级标准化、专业化范本。
据了解,大纲从山地搜救培训课程体系设置、初/中/高三级救援员培训课程、培训师和考官培训课程等方面进行规范,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取得相应级别的证书。救援员根据能力水平不同分为初中高三级,而取得培训师资和考官证书者可以担任应急救援培训教学与考核工作。
记者仔细查看了大纲,发现里面干货满满,像中级培训可以学习到滑轮组、中低角度的伤患转运、垂直水平混合等多种吊运技术、野外实践等各类专业课程,而针对救援队队长或骨干队员的高级培训课程中,更是增加了指挥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外联管理等课程,旨在增强指挥和协作能力。
“大纲的出台,是对我市救援工作的认可,同时用绍兴的经验为社会化应急力量梯度培育提供标准化依据,有效解决当前师资力量不足、标准不统一、技能训练不规范等问题,为进一步培育壮大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是一件大好事。”市红十字会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晚报先前报道过的柯桥战狼救援队、新昌陆野户外救援队、上虞红十字户外救援队等,都是近年来表现优秀、具有丰富山地搜救经验的救援队,他们多年的实战经验为这次大纲提供了重要参考。
像上个月末,上虞红十字户外救援队接到119协勤通报,上浦镇一男子在野外山坡被野蜂蜇伤,昏迷在树上,情况危急,需要救援。救援队员们携带相关救援装备火速前往现场,先是搜寻到了男子所在的树,随后部署施救方案:考虑到被困人员卡在枝丫间,不能有大的动作;而此时周边已没有被惊扰的野蜂,大家没有被二次攻击的风险,于是,救援队员茅国峰作为第一突击手,携带绳索工具进行锚点固定,利用周边地形采取点到点滑动救援。经过1个多小时的艰难施救,将被困人员安全救援到地面。而平时救援队常用到的滑动救援也正是此次培训大纲中的重要课程。
记者了解到,该大纲近日已在新昌举办的全省首个应急救援师资培训班上应用,全省27支应急救援队的47名骨干队员参与学习,较为一致的评价是“非常实用,收获很多”。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记者 王文其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