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勾践卧薪尝胆之外的励志故事

2024-12-17 14:56

来源: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宋人王十朋在《会稽风俗赋》中,概括越人的性格为“慷慨以复仇,隐忍以成事”。可见,卧薪尝胆早已成为越地的原点文化。由此提炼出的胆剑精神,可以说是绍兴这座城市的“根”与“魂”。因此,绍兴市区与卧薪尝胆有关的元素很多。比如,绍兴古城迎恩门的箭楼,相传由越王勾践所建,为其卧薪尝胆的地方,如今有“古卧薪楼”牌匾予以纪念。府山越王台有一副对联的下联为“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大家都知道出自蒲松龄的手笔。

然而,历史上对越王勾践到底有没有卧薪尝胆,一直存有分歧与争议。因为《史记》之前的文献,并无卧薪尝胆的记载,而《史记》也只写到尝胆,没说起卧薪。只是到了宋代的苏轼,才有卧薪尝胆的完整提法,但也是说三国孙权的,和勾践没关系。但是,我们不妨认为卧薪尝胆是根据《左传》《国语》《吕氏春秋》《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典籍,聚合提炼出来的历史故事之一,是勾践忍辱负重、刻苦自励、发奋图强的典型案例。其实,在勾践卧薪尝胆之前以及同一时期,还有不少关于他的隐忍、励志故事,有些故事甚至表现出勾践自虐、狠心的一面。接下来,我们结合典籍文献,为大家还原一些精彩片段。

越国被吴国战败之后,勾践到吴国为奴三年,卑事吴王夫差。曾经的一国之君每天穿着佣人的短裤,戴着樵夫的头巾,住在环境恶劣的石洞里,为吴王养马当马夫。“三年不愠怒,面无恨色”。为了早日回国,有一次在夫差生病时,勾践还听从谋臣范蠡的建议,自告奋勇,取夫差“便与恶而尝之”,还断定夫差的病不久即可痊愈,以此获得夫差的信任,终于打动夫差,得以释放回国。勾践为此还落下了口臭的毛病,“范蠡乃令左右皆食岑草,以乱其气”。岑草即蕺草。绍兴古城的蕺山,即因越王勾践常令人于此采食蕺草而得名。与卧薪尝胆比起来,勾践在吴国的牵马、尝粪之举,是不是要来得更加忍辱负重呢?

据《吴越春秋》记载,越王考虑向吴国报仇,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他常常劳形苦思,夜以继日地工作,“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中夜潸泣,泣而复啸”。意思是,眼睛打瞌睡了,勾践就用辛辣味苦的蓼草来刺激醒目,脚冷了就用水来泡,而且是冷水。有一种说法,勾践卧薪的“薪”,不是指一般的柴草,而是辣蓼子晒干后的柴,称为“蓼薪”。“卧薪”即“目卧,则攻之以蓼”。寒冷的冬天,他常常抱着冰,冷上加冷;炎热的夏天,他反而握着火,热上添热。他半夜里经常暗暗哭泣,哭罢又仰天长啸,因为吴国的经历如同噩梦,依然时刻在困扰着这位立志报仇的君王。勾践的这些举动,堪比“头悬梁,锥刺股”。后来,“冬寒抱冰”成为成语,用来形容刻苦自勉,也指生活艰辛。‌

据《越绝书》《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听说“越王勾践昼书不倦,晦诵竟旦”,即勾践白天书写不知疲倦,晚上读书通宵达旦。“越王夏被毛裘,冬御絺綌,是人不死,必为对隙”。勾践夏天披着毛皮大衣,冬天还穿葛衣单衫,这个人如果不死,一定会给吴国带来祸害。通过敌方伍子胥的视角,可知勾践夜以继日的发奋指数,以及其反季节穿衣举动的反常与可怕。

据《吕氏春秋》记载,越王因为会稽之耻而深深感到痛苦,身不安于枕席,口不尝食美味,眼不看美色,耳不听音乐。三年当中,他苦心劳力,唇干肺伤。凭着自己亲自耕种来吃饭,凭着妻子亲手纺织来穿衣。饮食不要求珍奇,衣服不穿两层,不喜欢用二色作为装饰。而《吴越春秋》的记载,则换成是吴王夫差听说,“越王尽心自守,食不重味,衣不重彩,虽有五台之游,未尝一日登玩”,即越王尽心竭力地安分守己,吃东西不吃两种以上的食物,穿衣服不穿两样以上的颜色,虽然有了供游览的五台,也不曾有一天去登临游玩。我们拿当年的勾践与此时的勾践比较一下,就知道前后反差有多大了。据《国语·越语》记载:“吾年既少,未有恒常,出则禽荒,入则酒荒。吾百姓之不图,唯舟与车。”勾践年轻的时候,没有定性,出外就迷恋于打猎,在家就迷恋于饮酒,不考虑百姓的事,只是坐着车和船游逛。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勾践是要励志报仇的节奏,夫差不但不加以警惕,反而可怜他,真是耳目塞听,冥顽不灵,身死国灭,咎由自取。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何况是蒙受会稽之耻的越王勾践,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勾践不仅带领越国军民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大败吴军,他自己也忍辱负重,刻苦自励,隐忍以成事,慷慨以复仇。这也正应了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说,勾践不仅仅是卧薪尝胆,他还经过冬寒抱冰、衣不重彩等一系列自励甚至自虐的操作,才得以笑到最后,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