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古越国 今绍兴

2024-12-16 18:34

来源:

第一次被绍兴吸引,是因为陈老莲。新冠疫情期间,我一路驾车从乌镇赶去徐渭艺术馆。我对这位明代的奇绝画家心仪已久,从栩栩如生的“水浒叶子”到穿越古今审美的花鸟静物,再到特异高古的人物造型,都令我叹服、神往,因此这样一场汇聚其众多佳作的难得大展,对我来说绝对不容错过,到现场后我美美享受了一顿视觉和精神盛宴,其余味至今绵延不绝,这就是传统的魅力、艺术的魅力,不可替代。看陈洪绶让我想到木心先生说的“中国雅,雅之极也”,这在当今是何等稀缺的东西。

第二次到绍兴是应绍兴图书馆之邀来讲木心先生。他的爷爷辈就是绍兴人,先生说“有骨的江南当看绍兴”,让我这个在江南(乌镇)生活了近十年的北方人十分好奇,怎么还分“有骨”和“无骨”的江南呢?江南人的软糯委婉、曲折迂回我是见识到了,跟北方人性格截然不同,的确“柔若无骨”。待到了绍兴,听得当地语言的发音和本地人的一股子豪爽,再到讲座现场的热情与活跃,似乎让我隐隐感到了黄酒一般的醇厚和内力。

讲座之余,图书馆的老师带我在绍兴城内转。这简直是个“名人城”,十步一故居,百步一旧址。秋瑾离鲁迅的故居不远,王阳明和王羲之、徐渭也都做了邻居(他们的墓地都近兰亭)。当然最早还可以追溯到治水的大禹和越王勾践,再到近代“光复会”的知名壮士:蔡元培、陶成章、徐锡麟,还有先前提到的秋瑾和鲁迅,无一不是铁骨铮铮,反叛独立的角色。而徐渭、王羲之在艺术上的特立独行与慨然气魄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第三次来绍兴,是在新建成的城市展示馆。在约2万平方米的展馆内,从头至尾都有高科技,我们观5D电影,以头晕目眩的速度遨游了整座绍兴城。下午在该馆报告厅我和大家一起分享木心美术馆最新的萧邦特展,讲述一个小镇和世界怎样实现文化链接。讲座毕,参观兰亭书法博物馆,看到一纸誉满天下的序文如何在历代皇家、书家的珍视之下流转承袭,直到今天都引得无数人心仪、瞻仰。

不仅好奇,绍兴当下的文化与艺术样貌如何呢?几赴绍兴,所见所闻都是厚重的传统、不朽的经典,那么这些经典的当下转化与新生何以得见?

前一段听闻徐渭艺术馆举办了当代水墨艺术家王天德先生的个展。我并非王先生的“粉丝”,但我欣赏他以艺术与传统对话、与记忆对话的态度。艺术具有最大的开放性,如果本身囿于传统则无路可走。传统文化对我们的触动如果能够渗透内在精神,进而以当下的语言、当下的方式表达和输出,传统在当下才能得以活泼灵动地新生,焕发出只属于这个时代的独有魅力。那么一个像绍兴这般有着悠久历史传统和灿烂文化遗产的名城,是否更加具备促生当下文化生命的先天条件和转换能力呢?在“有骨江南”人的基因里,我看到这种反叛和突破的潜在可能,也期待看到当下的绍兴落落大方地从传统中走出来,演化它另一重焕新的使命。

乌镇也是一个有着千年传统的江南小镇,这二十年来之所以跳脱出彩,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文化的开放性。小镇毫不畏惧与世界文化的接触碰撞,从国际戏剧节到世界互联网大会,从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到木心美术馆,无一不是与世界的对话和互通。当我们看到来自各国的优秀剧团在老街小桥上用不同的语言方式生动表演;当我们看到世界各地的当代艺术家作品赫然出现在历史悠久的长街短巷;当我们在乌镇讨论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又在木心美术馆邂逅尼采、莎士比亚、古波斯诗人、托尔斯泰、萧邦,这个古镇似乎在文化和艺术的洗礼中重生,而正是由于有了这些颇具反差的文化样式共同存在,其激发的能量和魅力都不同以往而令人赞叹。古镇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在当代文化和艺术的烘托之下更加韵致十足,这是在一个超级现代化和商业化发展的都市里找寻不到的一种非常独特的存在。

对王羲之的尊重,可能不止于一座展陈全面的展馆,也不限于对书法艺术本身的研习,古人的时代背景、生活状态已成过去。木心先生说“书法是所有的艺术表现手段中,最彰显天才和功力的一种灵智行为”。王守仁先生说“心即理”。让根植于传统的这种灵智以今天的语言与世界对话,与当下对话,通过艺术这一关乎“心”、关乎“精神”、关乎“认知”的桥梁,带领年轻人亲近传统,让异国友人有机会走入我们最宝贵的传统。当各方能量共振激荡,一定会触发五光十色的火花,点燃绍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独有的气质和能量。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