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金衢连接线混凝土项目施工部不时有泥浆水排入河道,造成污染。”近日,柯桥区杨汛桥街道河长群里跳出一条消息,消息来源是“社会河长”、江桃村村民洪军。收到消息后,街道级河长与村级河长立即行动,开展调查,查明该污染为冲洗车辆后的泥浆水,要求项目方整改并实施河道清淤。
河湖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建,今年柯桥区提出要壮大河湖志愿者队伍、发动“社会河长”广泛参与监督。杨汛桥街道根据本地实际,招揽了一批热心村民担任社会河长。
“社会河长的主要任务是监督,提供线索及时上报。”杨汛桥街道治水线相关负责人介绍,社会河长不定期开展巡河,将问题拍照记录后报给相应村级河长,问题查明、解决后,再反馈给社会河长,形成闭环。目前,共有社会河长49名,实现所有河道全覆盖,已开展净滩活动5次,完成河道治理3处。
为守护好一江碧水,推进河湖库“清障拔钉”专项行动,今年3月初,杨汛桥街道调整河道长效管理领导小组,明确“镇村联动、全民动员”的河道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组建22个村级保洁管理专业队伍,各配备1~2辆垃圾收集运输车。
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的同时,还需进一步明晰责任,加强协作,形成整治合力。为此,杨汛桥街道将河道保洁和环境卫生保洁相结合,实行定范围、定标准、定人员、定报酬、加强考核的“四定一考核”管理措施。同时,邀请浙江树人学院后勤管理科每月不定期地对全街道河道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签约河道管理专业队伍,明确双方职责、义务、报酬和考核办法。
截至目前,街道共完成河湖“清障拔钉”市级交办件1件。开展杭甬运河地笼及桩柱整治专项行动20次,共清理地笼桩柱约450根,收缴地笼500余副。村级河道组织地笼、福寿螺清理专项行动10次,共收缴地笼300余副,清理福寿螺及其卵块25公斤多;综合治理河道18条,共清淤约800立方米。
“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使水质和两岸环境日益改善。我们将持续完善现有河湖长制度,借助环保、水利等专业力量,明确各级河长职责,压紧压实岗位职责,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统筹推进河岸颜值提升工程。”杨汛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