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至1000种

2024-12-15 11:22

来源:

12月6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000种)出版研讨会在商务印书馆举行。同日,“一千朵蒲公英的绽放”——“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000种)主题展在京揭幕。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严复在20世纪初翻译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严译为《原富》)、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严译为《法意》)、约翰·穆勒的《论自由》(严译为《群己权界论》)等社科名著,均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影响巨大。20世纪一二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组织译介出版了大量介绍西方政治制度、社会思潮的作品,这些翻译作品大多以探索民族复兴之道为旨归。其中包括大量介绍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作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三四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系统出版了以“汉译世界名著丛书”“大学丛书”“中山文库”等为代表的学科名著译著,推动了中国现代学科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中央明确商务印书馆的任务为“以翻译外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著作为主,并出版中外文的语文图书”。此后,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翻译成为商务印书馆的主营出版业务之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陈翰伯主持商务工作时期,出版了一大批学术译著,其中多为19世纪中期前作为马克思主义来源的经典,也包括一些当代学术名著。这些品种成为之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前四辑的主要稿源。

1981年改革开放之初,在陈原主持下,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982年第一辑50种完成出版。此后,商务以两三年出版一辑的速度,到2011年出版至500种,2017年出版至700种,2024年丛书出版至1000种。“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出版,反映了打开国门的中国对待全世界文化成果的吸收态度,以域外知识为中国学术重建和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提供借鉴,成为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成果,对奠基我国学术、开启新学科领域、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丛书学科门类涵盖哲学、政治、法律、社会、历史、地理、经济、管理、语言、艺术等,许多书的作者都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阶级、一种思潮的先驱者、代表者,被誉为“迄今为止人类已经达到过的精神世界”。

来源:人民网

作者: 编辑:谢媛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