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沉醉绍兴:佛教传峰山

2024-12-09 16:57

来源:

位于绍兴市上虞区的峰山,被认为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的鼻祖最澄在华学习佛法的受法圣地。经浙江省旅游局考证和1996年6月日本天台宗宗务厅认可,峰山道场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为日本宗教朝拜的圣地。

在世代居住在梁巷村的村民看来,他们所依偎的峰山只是一座四十多米高的丘山,孩童们在很早之前就发现山中有一座坐西朝东的半身佛像,佛像法相庄严、面容饱满,修长而慈祥的双目微微俯视。他们问了父辈或者资历更老的老人才知道,这是来中国学习佛法的日本高僧最澄为报答恩师顺晓对他的教授而雕刻的。

大师最澄自幼出家,早年便在他母国的比叡山修行佛法,他所诵读的佛学书物多为中国的天台宗经典,因此年轻的他立志修学天台宗,并且主动向朝廷提出要随遣唐使入唐求法。而当时的造船业及航海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在最澄之前驶出的一艘船队刚出田浦便被卷入了巨澜怒涛中,幸运一些的船只即使逃过了被大浪吞噬的命运也破损严重,然而最澄仍旧执意来华取经。

历经两个月的海上漂泊,最澄终于来到了浙江宁波。刚到不久,他便马不停蹄地先后赶往当地的景福律寺以及台州天台山国清寺;此后又听闻密教五祖善无畏再传弟子顺晓之盛名,便压抑住了浓厚的思乡情绪,延缓了回国的计划,乘船前往一百千米外的绍兴,在峰山拜高僧顺晓为师,静心参悟佛法真谛,他最终获得了三步三昧耶的灌顶及其印信。

系统研习了佛教经典的他,便要与中国及他所待的最后一个城市告别,最澄心中泛起了阵阵不舍,他为老师雕刻了一座佛像,这便是峰山石像的来源。当他回到故国的比叡山后,他将在峰山道场附近所带回的茶种洒向他庵边的山坡,并在那里创立了日本天台宗,为日本的佛教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许多年后,最澄在病榻之侧,向围绕在身边、悲戚的僧众和天皇使者说出了他最后的遗言,“照于一隅,此则国宝"。这一句话将他的传教精神做了生动的阐述,每个在自己所在的地方竭尽全力地努力,为身边的生灵发光发热的人,都是这个时代的宝物。时异事殊,这句话仍然启发着我们。十多年后,最澄大师最出色的弟子圆仁受到众僧的推荐亦请求前往大唐求法,当他漫步在扬州的寺院时或许会想起多年前老师说过的这句话。

1997年6月4日,日本天台宗座主渡边惠进来到上虞峰山,耄耋之年的他为这一圣地亲题“传教大师最澄大师峰山受法灵迹碑”。

那峰山侧畔的曹娥江北流依旧,峰山翠意不改,一庙一佛,静与岁月。

作者: 编辑:夏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