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改革,既是一种态度,又是一种能力,要的是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近年来,柯桥区王坛镇以总书记关于改革创新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抓住新机遇,寻求新突破,开创新境界,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促发展。
改革创新,要突出“理念变革”这个先导,使发展理念顺应时代要求,明确方向。王坛镇原以工业发展为主,农业、旅游业相对滞后,自2018年被列为水源保护地后,工业企业全部关停、搬迁,面临“一产限、二产禁、三产控”的发展困局。对此,王坛镇精准识变,深刻变革发展理念和破局思路。立足水源保护地实际,以打造“水源保护地绿色共富新高地”为目标,聚焦农业产业,做精做强“王坛有货”特色品牌,培育文化、体育、商旅三种业态,建设绿色发展的高地、精神浸润的圣地、健康生活的福地,实现从工业重镇向农文旅融合生态强镇的转变。这既是柯桥区委区政府赋予王坛的政治使命,也是王坛深化改革、精准破局的体现。
改革创新,要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产业体系的质量变革,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进入“零工业化”后,王坛镇立足自身条件,做好“土特产”“文旅体”文章,产业由弱变强,百姓日益富足。坚持扎根“土地”,推进全域土地流转,实现山区零散地块“小并大、散变整、陡变缓”,进行规模化种植。突出“特色”,立足资源禀赋,培育东村青梅、万乔笋干等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打造以万亩梅林、万亩茶园、万亩竹林、万亩蔬菜、万亩稻米为主导的农业发展格局。延伸“产业”,借助飞地共富工坊,推进青梅、笋干菜等农产品生产加工,另辟蹊径补齐二产缺失短板;建设“王坛有货”区域公用品牌,以线上销、B端销、门店销,实现农产品从“有物”到“有货”。在农业发展基础上,王坛依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以文兴旅、以赛引流,高规格举办各类文旅活动和体育赛事,持续唱响“要休闲,到王坛”口号,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农文旅体商”融合的产业体系。
改革创新无止境,民生改善无终点。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是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因此,改革要始终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随着水源保护政策的收紧,王坛镇就业机会大幅减少,人口持续外流,老龄化、空巢化等问题突出。聚焦这些民生发展新变化、新问题、新需求,王坛镇扎实办好老百姓牵肠挂肚的小事,在教育、卫生、养老、交通等九大民生领域精准发力。高标准建设镇村两级“爱心食堂”,自主探索沙地村社会资本助餐、舒村“村嫂志愿队”等助餐模式。积极推进“柯农学堂·舜源阿姨”培育试点工作,针对性开展劳务培训,为闲置劳动力精准匹配发展出路。此外,依托镇级民生实事工程,做好王坛名医工作室、“P+R”停车场等民生项目,获得群众好评。
风云变幻,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破困突围,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对王坛而言,打造水源保护地绿色共富新高地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在实践中探求,在奋斗中推进,带动王坛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为柯桥区“图强争先、领跑竞跑”和绍兴市奋力谱写新时代胆剑篇、勇闯现代化新路子贡献更多王坛力量。
作者单位 柯桥区王坛镇党委 毛佳丽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