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越城区阳明北路舜江花园附近辅路上突现“大坑”,引发市民关注,越牛新闻对此连续进行报道(越牛调查 | 怎么回事?绍兴城东一路段惊现2米大坑)(越牛追踪 | 绍兴城东一路段突现2米深坑,到底啥原因?)。今天(12月4日),记者再赴现场,了解最新情况。
现场进展:
混凝土泵车已入场
预计3天完成通车
越牛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事发地四周已经被围挡起来,仅留有一处通道供工作人员进出。一辆混凝土泵车正在对地陷处进行水泥浇筑,多名工作人员忙着抢修。
由于发生地陷的路段位于非机动车道上,受施工影响,不少途经此处骑行电瓶车、自行车的市民,都选择从人行道路或机动车道上借道通行。
现场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调查,出现大坑的原因,系该处地下管道破裂漏水,导致土壤层内部水土流失,从而出现了地面塌陷。
“现场抢修工作正在顺利开展,目前正在进行的是水泥浇筑。”他透露,下一步,抢修队伍将对围挡内部的施工材料进行打扫,并进行沥青浇筑工作,预计3天后就能恢复通车。
专家科普:
每年数百起的“城市病”
地面塌陷如何破?
地面塌陷是一种常见的“城市病”,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国各地都会发生数百起地面塌陷事故,这些事故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还可能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面对此类频发地质灾害,如何应对和预防也值得关注。
“路面塌陷形成条件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的作用,最主要的原因是地下管道、降雨和施工等。”相关地质专家向记者介绍,地下管道在各个城市的路面塌陷中影响最大,且不易被发现。而一旦塌陷,塌陷过程十分短暂,在发现之后,应第一时间采取及时有效的预警措施。
“而且土体空洞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处地面塌陷,势必加剧塌陷处周围区域水土流失,如果只治理此处塌陷,塌陷极易复发,在后期的修复工程中,应对该区域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专家提醒,其实城市道路塌陷事故是可以尽量避免的。要端正和树立正确的理念,即预防为主、治理为辅、防治结合。他建议,从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来看,在预防阶段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是有效的,也是值得的。“路面塌陷的预防和整治涉及多个部门,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牵头,各部门通力合作。”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夏若尧 张雨昊 编辑:王慧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