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浙江省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培训会举行, “绍兴实践新样态”亮点纷呈

2024-12-04 09:13

来源:

11月21日至22日,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举办的2024年浙江省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培训会在温州乐清市举行。本次会议聚焦推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路径与策略,我市有4项教育评价改革成果被邀请上台作主题报告,展示了绍兴市在教育评价领域的创新实践,并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小学教育评价改革贡献了“绍兴智慧”。

教育评价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指挥棒”“赋能器”“平衡木”等作用。自2022年12月《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颁布以来,市教育局组织全市小学教育教学专家团积极打造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绍兴实践新样态”,从“区域推进”“学校创新”“教师实践”3个维度切入,探索教育评价改革新路径,创新评价方式,多视角记录学生成长发展轨迹,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等评价惯性,推动教育评价“从育分转向育人”,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多样化成长。

在“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学校实践”会场,中国轻纺城小学翁恒老师结合学校针对二年级学生开展的为期一周的非纸笔测评主题活动——美食烹饪,从测评背景、测评目标、测评实施等关键环节,全面展示了主题活动测评的实践探索过程,并清晰地阐释了主题活动测评的四大特征:测评目标的综合性、等级评定的进阶性、任务开发的主题性、内容逻辑的结构化。如,等级评定的进阶性,翁老师通过“知·烹饪方式”“辨·烹饪菜品”“纠·菜谱之错”3个评价量表关联设计,递进性评价了学生个体从识记、理解到应用的学习能力水平,从识字与写字、信息提取能力,到表达与交流、审美创造能力,再到批判能力、问题解决、沟通合作能力,层层递进。

翁恒

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许惠校长进行了题为“学·参·评:儿童全过程参与的综合评价”专题报告,阐述了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让儿童全面参与评价过程,以及如何让评价指向习惯培养、减负提质、全员参与和全面发展。该课题曾荣获省专项课题二等奖,入选浙江省“双减”政策下的优秀案例。这项评价改革成果实现学生能利用评价指标,了解自己的进步,评判自己的成绩,监控自己的发展,改善自己的表现,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带领教师把教学的评价重心由“教得怎么样”向“学得怎么样“转型,最终打造适应不同学生需要的以素养建构为核心的“学习生态链”。

许惠

在“小学生综合评价的区域推进”活动中,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金伟平带来《学习 实践 改进》小学科学教师评价能力提升策略案例分享。近些年,柯桥区通过组建评价研修组和省表现性评价课题组两支队伍,通过提升评价理念学习、下水实践评价方案、区域推进课堂研讨、评价资源开发迭代等4条路径,解决了一年级的科学学习评价问题,并逐步推广到其他年级的评价。

金伟平

几年实践下来,教师的评价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并由原先抗拒和害怕评价到愿意尝试,认可了评价可行性;同时实现教师们在教学中能用好量表,尝试学教评一致。“柯桥区从区域层面进行了这项实践探索,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提高了教师的评价素养,并有效解决了实际问题。”省教研室陈荣荣老师点评说。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徐雪刚老师在为其他地市老师学科评价改革的实践探索进行点评的同时,送上《三级联研助力:学科综合评价指南的使用和管理》的专业引领。徐老师从过去3年中绍兴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改革的实践经验出发,分享了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需要市、县、校三级联研,共同为省学科综合评价改革助力。在市域统筹的情况下,各区县在学科、学校、教研组的核心关注上要做到协同推进,在不同梯度学校共同抱团、不同学科之间共性交流、不同区县之间相互助力,最终为全省提供不同学科实践、不同学校梯度、不同县域特色的样本案例。

徐雪刚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记者 王丽红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