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重温辛亥之路

2024-12-04 08:37

来源:

绍兴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辛亥革命三大团体之一光复会的大本营,也是当年长江下游革命的重要基地。11月20日,是光复会成立120周年纪念日。

为纪念光复会成立120周年,近日,由金华市武义县政协文史委和绍兴市越城区政协文史委共同主办的《辛亥革命与绍兴》巡展在武义县栖霞小学举行。来自绍兴的辛亥革命研究专家、学者齐聚武义,共同弘扬辛亥志士的爱国主义精神。

120年前的“光复”号角

1904年11月20日,光复会成立于上海。由蔡元培、章炳麟、陶成章等人发起,蔡元培任会长,宗旨是“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以暗杀和武装暴动为革命的主要手段。

本次《辛亥革命与绍兴》巡展分为四部分:革命思潮在绍兴涌起;绍兴志士成立光复会;绍兴革命的发展;转战各地,继续革命。讲述了从清末绍兴绅士徐树兰创立绍郡中西学堂、蔡元培在此实施教育改革并引领绍兴教育界的改革开始,使大批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知识试图走上自我革新的救国之路,到成立光复会,准备培养武装干部用武力来创造一个新的政权,再到成立大通学堂,联合金华、武义、兰溪、丽水、衢州等地的革命志士成立光复军,筹划并发动浙皖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却吹响了推翻封建王朝统治的号角。

绍兴市秋瑾研究会会长金燕说,绍兴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辛亥时期三大团体之一光复会的大本营,金华市武义县则是光复军的重要根据地,在光复会成立120周年之际,《辛亥革命在绍兴》巡展走进武义,具有特殊意义。在中国近现代的社会转型中,绍兴、武义两地的辛亥志士,励精图治、卧薪尝胆,以脊梁式的担当积极投身到这场关乎国家、民族前途的革命中去,涌现了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杰出人士并留下许多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为两座城市续写了新的篇章。

“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辛亥革命先驱们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我的太姑婆秋瑾,就是绍兴辛亥群贤中杰出的一位。她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民主革命志士和妇女解放运动倡导者。她勇于冲破封建束缚,为推翻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不惜英勇就义,展现了坚定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牺牲精神;她为民族解放运动,为妇女解放运动,树立了一个先觉者的典型。她是绍兴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国乃至世界妇女的骄傲。”绍兴市秋瑾研究会副会长、秋瑾曾侄孙秋晓东说,值此纪念光复会成立120周年之际,两地共同举办《辛亥革命与绍兴》巡展,弘扬先辈遗志,从先辈的革命精神中,激发砥砺奋勇前行的磅礴力量,意义非凡。

“我还带来了父亲关于秋瑾的研究书籍,赠送给武义县政协文史馆、武义县栖霞小学等单位,希望两地之间今后加强交流。”秋晓东说。

辛亥革命的绍兴贡献

光复会对辛亥革命有何贡献?

“光复会是组成中国同盟会的三大反清革命团体之一。大部分成员是江浙人士,其主要领导人和中坚骨干多为浙东健儿。秋瑾献身轩亭口、徐锡麟喋血皖江,等等,在辛亥革命舞台上演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威武而悲壮的历史剧目。”绍兴市秋瑾研究会顾问裘士雄说。

裘士雄认为,光复会对辛亥革命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广泛开展舆论宣传活动,唤醒国人;积极从事实际的反清武装斗争,牺牲生命,在所不惜。

具体表现在创办“舆论之母”——报刊。光复会成立前一年的1903年7月9日,王子余创办《绍兴白话报》,以“唤起民众爱国,开通地方风气”为宗旨。“秋瑾案”发生后被迫停刊,另办《绍兴公报》,旨在“开启民智,提倡自治。”1910年,王子余又复办《绍兴白话报》,目的是“提倡自治,改良社会”;浙籍留日学生创办月刊《浙江潮》,以此作为“革命潮汹涌的象征”,绍兴的鲁迅、许寿裳,诸暨的蒋智由或为编辑,或为重要撰稿人,通过发表文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揭露清政府腐败;秋瑾1904年在东京办《白话报》,1906年夏在上海办《中国女报》,撰写诗文,宣传民族解放,倡导妇女解放;陶成章在东京主编《民报》,还在新加坡《中兴日报》、仰光《光华日报》上批判君主立宪,宣传秋瑾等革命事迹;绍兴的甘润生、刘大白、沈钧业和嵊县(今嵊州)的谢震在家乡、海外都办过报;蔡元培也办过《俄事警闻》《警钟日报》。

著书立说。陶成章写就出版《中国民族权力消长史》《浙案纪略》,大长“民族爱国主义”之志气;重视翻译,鲁迅译《斯巴达之魂》,借此激励国人为拯救危亡的祖国而战。

兴办新式学堂。光复会成立前,蔡元培任绍郡中西学堂总理(校长),教员均“极一时之选”。许寿裳、沈钧业、马孝先、夏丏尊、范爱农等人均系高材生,后来在上海南洋公学任教职,创办爱国女校,“宗旨归宿爱国”。徐锡麟历任山阴县学堂监督、绍兴府学堂副办,特别是1905年9月与陶成章等人创办大通学堂,培训反清革命的武装志士。到安徽又任安徽武备学堂副总办、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就是为了培养、造就人才,谋握军权。目的就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

出国留学。如王金发在日本大森体育学校毕业,到大通学堂任体操、军训教员。

开设书店。书店是传播精神食粮的特殊商店。徐锡麟在轩亭口开设特别书局“专售新书”,王子余在仓桥街开万书楼,“专售新书,兼售各报”。传播新思想新知识。

倡导新剧。上虞王钟声系“新剧巨子”,创建春阳社,最后在天津被杀。生前演过《黑奴吁天录》《官场现形记》等。许啸天是秋瑾在大通学堂的同事,民国初期编演《秋瑾》在上海、绍兴等地演出。

口头演说。在电视、广播等现代传媒工具出现前,靠集会演说宣传,陶成章、秋瑾都是天才演说家。“每会集,……必抠衣登坛,多所陈述,其词淋漓悲壮,荡人心魂”(鲁迅语),听者很少没有不被感动的,甚至有哭泣的。

与此同时,光复会成员为了通过武力推翻清王朝,一方面积极联络会党,培训武装志士,另一方面竭力在清军中发展反清力量。光复会组织或参与许多反清起义,最有影响最悲壮的莫过于浙皖起义。1907年7月6日,徐锡麟等人起事失败,陈伯平战死,徐锡麟先被活生生地“挖了心,给恩铭等亲兵炒食净尽”,后杀头示众,马宗汉被捕严刑审讯几十天也被残杀。此案株连大通学堂,致使秋瑾13日被捕,15日晨竟被斩首,但浙皖起义极大地动摇了清朝统治,促成了熊成基第二次安庆起义。

纪念绍兴辛亥志士

在纪念辛亥志士这条道路上,绍兴一直在寻求创新发展,力求既能满足时代的变化,又能传承爱国精神。

“我们在依托场馆开展各种纪念活动的基础上,还不断拓展和参与社会各界各种纪念辛亥志士的活动和研讨活动,力求把研究的面拓展得更广更深。”大通学堂负责人、绍兴市秋瑾研究会秘书长危晓进介绍,2021年,大通学堂联合烈士后裔、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绍兴市秋瑾研究会开展“纪念辛亥革命110年”活动;2022年,联合市社联、柯桥区福全街道、绍兴市秋瑾研究会开展“纪念秋瑾就义115周年”纪念活动和学术研讨会;今年,在秋瑾故居联合社会各界开展了秋瑾诗词座谈会。

《辛亥革命与绍兴》巡展。

此外,通过维修和陈列改版提高景点的辨识度和新鲜感。2019年,秋瑾故居进行陈列改版,融入时代的元素,用新的角度来展示秋瑾烈士;2021年,大通学堂进行大规模维修,使文物既保持了原味又有新的面貌。

除此之外,在清明节、烈士就义日的祭祀等活动从未停止过,不但组织各方人士在秋瑾就义地轩亭口开展祭祀,每年还在清明节来临之际,联合烈士后裔赴杭州到徐锡麟、陶成章、秋瑾的安葬之地开展祭祀。

与此同时,根据自身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推出了多条研学游路线,如“辛亥这一课”“重走辛亥之路”“趣味游大通”“巾帼英雄秋瑾之旅”等,区分不同年龄段,增加讲故事、做手工、玩游戏等活动环节。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巡展,更多更好地促进各地馆区间的交流合作。”危晓进说,除了这次走进武义县,2023年,《辛亥革命与绍兴》巡展走进了杭州辛亥革命烈士纪念馆,推动了辛亥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童波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