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越城区“八字桥上弹钢琴”吸引了不少游客,这是“与古城一起‘深呼吸’吧!”艺术快闪场景之一。除了八字桥,还有类似演奏在鲁迅故里、阳明故里和徐渭故里等地亮相。
八字桥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也是桥乡绍兴最著名的一座古桥,最近几年借助互联网火爆出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桥下有乌篷船,桥上有钢琴曲,动静结合,天籁水韵,确实是一幅曼妙的图卷。应该说这样的“快闪”很有创意,而且当事方也颇费力气,毕竟将一台笨重的钢琴搬上古桥不是件轻松的事,至于映入游客眼里的是什么样的风景,也就见仁见智了,有人可能会认为破坏了古桥赏景的氛围,有人或许会认为西洋乐器不适合水乡格调,有人也许会担心钢琴搬运过程中对桥面会产生影响,当然也会有人喜欢这样的惊喜与意外。
钢琴与古桥,一个是音乐艺术,一个是文保单位,两者原本风马牛不相及,却因为某些创意而生硬地混搭在一起,桥面原本就狭窄,钢琴又占了半个桥身,艺术家往那里一坐,游客过往的走路就变得不畅,与其说这是一种艺术的馈赠,倒不如说是给游客添堵。虽然只是“快闪”,演奏时间不长,实际并未对游客产生过多影响,但在器乐选择上其实可以有更多选择,譬如站在桥头吹笛,或者古筝古韵相伴,哪怕是汉服秀表演,也都很符合八字桥的气质,也符合大众对“古桥+文艺”的审美预期,偏偏搬来一台钢琴,怕是难免被吐槽“大煞风景”。
我们并不抵触“快闪”活动,也不排斥街头艺术,但对于八字桥这样的全国文保单位,我倒认为还是应该保持起码的尊重,不能随意打扰,需要慎重选择文艺快闪的形式,或者把“大家伙”放在桥下也比桥上更合理些,既要与环境氛围相融合,又要不为文保单位添乱,要考虑大众对文保单位的特殊情感,以及对“快闪”艺术的接受程度,不能想一出是一出,把随意混搭当创意。(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张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