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之江夜读 | 为你,千千万万遍

2024-12-01 21:31

来源:

近日,“瑞安7岁女童行动不便,全班同学来帮忙”的视频感动了无数人,被网友称为“现实版爱的教育”。

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特殊学生,他们或因先天缺陷、后天意外成为“折翼天使”,或因受伤、患病导致短期内学习和生活不便,或因家庭突遭变故陷入困境……令人欣慰的是,无论校园内外,鼓励和支援从未缺席。

在寒意乍起的初冬,让我们听听更多发生在浙江校园里的“爱的教育”,感受师生点滴关爱中的阵阵暖意。

为你,校园多了“专属服务”

14岁时,金华姑娘徐天仪遭遇意外摔伤,从此被高位截瘫的阴影笼罩。然而她心中的读书火焰并未熄灭,在父亲辞职全程陪读三年后,她最终以615分的傲人成绩成功叩开宁波大学日语专业的大门。

初入大学,陌生的环境难免令她心生不安,但学校就像温暖的港湾,用爱轻轻将她包围。在得知她需要家人陪读的情况后,学院第一时间联合学生处、后勤等相关部门,在短短十余天内,于学生公寓一楼精心布置了两个房间,作为徐天仪和父母的专用寝室。

爱心接力棒也传到校友手中。在学院校友理事会与热心校友推动下,“求学路上无障碍,以友爱助无碍” 倡议顺利发起。25天内,54位校友及部分班级合力捐赠近45万元,于今年10月底建成了爱心电梯,不仅为徐天仪的校园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更让这份爱与温暖在校园中永驻。

同样的温暖故事也发生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大三学生小旸身上。在了解到她自小与轮椅为伴的身体状况后,学校各职能部门立刻出手,提供了许多专属帮助:为了方便轮椅出行,诞生了专属宿舍与教室,小旸的宿舍寝室和班级教室均安排在一楼;为了妈妈能更好地陪伴,诞生了“专属助困兼职”,学院帮小旸妈妈在校园内联系了一份兼职工作。

为了小旸的校园学习生活一切顺利,校园里还诞生了“专属关爱团队”:乘坐电梯时,总有老师、同学帮忙,方便轮椅通行;校园通行时,路过的同学会帮忙清除障碍;轮椅电量不足时,总会有“无名之手”帮她将轮椅推到安全位置;图书馆电梯旁边,会有老师来摆放坡道方便轮椅上下......

三年的学习时光,小旸收获了2024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2024年度现代信息技术学院“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等荣誉。“我要成为一个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益的人!对于未来,我充满信心,也将会传递爱接力爱,努力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为你,运动会有了特殊项目

在平阳县鳌江镇藕莲幼儿园里,有一位特殊的“小天使”,她因患有先天的脊髓性肌萎缩而行走困难。考虑到儿童心理,老师们只能把关切隐藏在种种细节当中,比如教室里特别设立的阅读区,朝外的书柜方便她拿取书籍。

孩子们最喜欢的运动会,却有可能让无法行走的孩子感到失落。为了让她有参与感,老师们特别设计了她的入场仪式——由一位小朋友骑着三轮车载她进场,他们的身后紧跟着班级队伍。虽然在众多充满创意的入场方式里,这不是最精彩的,但却赢得了同伴们的最持久的掌声。

为了不使关心显得刻意,老师们还在亲子运动会上设计了一场别出心裁的比赛项目——“猪八戒背媳妇”。在欢声笑语中,孩子趴在家长背上,在赛场奔跑,穿过障碍,迈向终点。在这里,没有歧视和轻视,只有尊重和平等。

为你,我们建成了“班级城堡”

我们班有一位“来自星星的孩子”,他叫小天。大部分时候,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交流,不互动。有时,他会突然在课堂上自说自话,随意走动,或是赖在地上崩溃大哭。但即便如此,我和班里的孩子们从不因课堂被打扰而迁怒于他。我们都知道,他是孤独的,他需要我们的温暖,更需要我们不加歧视的接纳。

其实,初接手这个班时,我有些惶恐:小天的情况我早有耳闻,自己也从未接触过孤独症儿童,该怎么跟他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怎么帮他更好地度过小学时光?

在查阅大量资料后,我上了一堂主题班会课——《来自星星的孩子》,让班里的孩子也了解孤独症。自此,我看到了很多温暖的画面:课间,前一排的同学会帮陪读老师看护小天,温柔地告诉他“老师一会儿就来”;做操时,每一个动作变化,小马同学都会转过身来,不厌其烦地为小天做示范;排队打饭时,总有同学热情招呼小天排到自己前面,护住他;外出研学时,几个女生紧紧握住小天的手,即使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也不会松手……就这样,有爱、有责任的班级城堡建成了。

在那个寒风刺骨的早晨,当老远的小天挥着手对我喊“周老师好!”,我的心儿像三月的花一样盛放了……

周 玥

诸暨市浣东街道城新小学

为你,同学们争当“拐杖”

患有腿部残疾的小余转入衢州市柯城区礼贤小学,五(7)班班主任曾老师牵着她的手走进教室时,内心曾有一丝隐忧:她会被同学接纳吗?

为此,曾老师在班里建立互助小组,徐意优、卢智菱两名同学主动承担起照顾小余的任务,从此,在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她们三个形影不离的身影。除了当小余行走的“双杖”,每一次课间,两人都会陪她聊天玩耍;每天放学,一起迈过96阶台阶,送小余到校门口;研学时,放下自己想体验的项目,让小余先体验......

超出曾老师预料的是,看到徐意优、卢智菱的小善举,越来越多的同学主动加入了帮扶队伍。一旦小余发觉有什么需求,大家都会放下手中的事情去帮助她:体育课时,担心她一个人在班级里孤独,大家轮流扶着她走出教室;消防演习时,担心她被落在后面,男同学主动提议背她“撤退”……2年来,小余同学也变得主动、积极,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折翼天使”就这样在爱的包围中一点一点蜕变。

为你,互爱之情在班级流淌

我想起刚毕业的2024届13班,发生过非常多暖心的故事:有一名眼睛几乎失明的孩子,每次她进教室或者从座位起身时,同学们都会自发去牵着她,任何活动都不落下她,全班人共同守护了这名女孩三年;初三时,一名女孩父亲突然去世,等她回到教室,大家心照不宣,从此不提“父亲”这样的字眼。

这两个故事至今想起都会泪流,但是涉及孩子隐私,我更愿意分享一个“最美公主抱”的故事。

七年级刚来的时候,快乐同学因为意外骨折了,当他重返班级,吃饭和上厕所都成了问题。学生们想了个办法:组建一支送饭小队,每天安排2位同学轮流给快乐送饭;男孩子还组建了一支接送小队,下课后轮流送他去厕所。

一天傍晚,我听到走廊里一阵喧哗,出去一看,原来是子煜同学觉得一群人牵着不方便,直接把快乐抱着送到厕所,又抱回 教室来。我赶紧用手机记录下这一幕,并称之为“最美公主抱”。后来,快乐妈妈为了感谢同学的帮助,请全班喝了奶茶,从此,班级的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毕业时,两个孩子再现了“最美公主抱”。此时他们已经长大,13班的孩子也爱了彼此三年。他们毕业了,我还在思念着这群温暖的少年。

曾雪玲

温岭市第四中学

为你,大家用爱撑起希望

中秋节刚过,温岭市大溪镇方山小学的陈校长就接到一个沉重的消息:四年级的小陈同学白血病复发,病情危急,手术费用预计在50万元左右。可家里之前为了给他治病已经花光了积蓄,难以再支撑起高昂的医药费。

学校党支部研究后决定,由党支部、少先大队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省下一次零食、少买一件衣服、少过一次生日,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小陈同学托起求生的希望。倡议一经发出,得到全体师生的积极响应,仅用2天时间就筹集了9万多元善款。

班主任杨老师召开了一次特别的班会,讲述了小陈的病情,引导大家思考如何以实际行动表达关爱。由于小陈同学目前还在外地就医,不便探望,班上成立了“爱心小分队”,定期收集同学们的祝福和班级动态,同学们一起录制了祝福视频,传递给正在与病魔斗争的小陈同学,希望带去集体的温暖。

“校园是我家”

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

更不是对学生的单方面要求

而是需要师生

用心呵护、用爱守护的诺言

陪你直面困难,替你遮风挡雨

为你,千千万万遍

(内容来源:教育之江)

作者: 编辑:邵正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