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30万只蚊子嗡嗡飞 它们要去干一件大事!

2024-12-01 20:59

来源:

用于检测蚊子种群数据的设备。(《广州日报》)

在峡石村释放的“绝育雄蚊”。(《广州日报》)

快看,有人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下子放飞了30万只蚊子!

在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峡石村,有一群“专业放蚊子”的人,已经连续放了七年的蚊子,而他们的目的——竟然是为了预防登革热?

“以蚊治蚊”

给蚊子做绝育

10月末的一个中午,“以蚊治蚊”团队成员甘任贤来到峡石村巴江河畔的绿化带旁,从保温箱中取出一盒因低温进入蛰伏状态的白纹伊蚊。

当正午的阳光唤醒这些蚊子后,甘任贤将它们释放到绿化带中。

这些蚊子很特殊,作为雄性蚊子,它们不仅不叮人,还能在交配后使野生雌蚊产的卵不育,从而使村内的白纹伊蚊控制率长期高达90%,而这也是所谓的“以蚊治蚊”防治手段。

“以蚊治蚊”自从2014年在广州开展田野试验后,在当地仍是多处试点状态。

团队利用昆虫胚胎显微注射技术,创建了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白纹伊蚊人工品系。

经过精细的雌雄分离流程,筛选出了雄蚊。当这些雄蚊与野外的白纹伊蚊雌蚊进行交配后,雌蚊产的卵将无法成功孵化,无法发育成为成蚊,从而达到以类似“绝育”的方式对当地白纹伊蚊种群进行控制。

在广州峡石村,专业团队却通过每周放出三五十万只蚊子,来防控登革热的传播。

根据广州市疾控中心的数据,截至11月11日,广州市仍有156个镇街正在开展登革热疫情处置,存在传播风险。

但峡石村自从2018年开始采取“以蚊治蚊”的方式后,至今未发生一起登革热病例。

“以蚊治蚊”

对环境更友好

目前,“以蚊治蚊”已被引入到新加坡、墨西哥等地。其中,新加坡的登革热发病率在引入“以蚊治蚊”手段后下降了75%以上。

当下,世界上主流的“以蚊治蚊”手段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种群压制”,即通过对蚊子“绝育”的方式控制种群数量;而另一种思路则是“种群置换”,即同时放飞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雌蚊和雄蚊,并让它们与体内没有沃尔巴克氏菌的野生蚊子交配,使沃尔巴克氏菌扩散到原有种群中。

不过,两种思路均有其缺点。“种群置换”不但没有让蚊子数量减少,在释放期间还会因放飞导致蚊子增多。尽管感染了沃尔巴克氏菌的雌蚊子不传病,但依旧会吸血、叮人,因此想让社区居民接受该手段,有一定难度。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在热带高温条件下,沃尔巴克氏菌在蚊子体内并不稳定,还有消失的可能性。

而中国、新加坡所采用的“种群压制”缺点在于,由于雄蚊在野外的生命周期较短,因此需要大量携带沃尔巴克氏菌蚊子的持续释放。

此外,“种群压制”思路面临最大的瓶颈,是对蚊子进行雌雄分离。

今年8月,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暨南大学和广州威佰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自主研发了拥有两项国家发明专利的自动蚊蛹雌雄分离器。

与使用传统的人工手动分离方案相比,自动蚊蛹雌雄分离器将雄蚊生产能力提高了17倍,可以实现人均每周分离1600万只雄蚊。

相比于传统的大规模化学药剂消杀,“以蚊治蚊”对环境更友好,不容易“误伤”环境内的其他生物。

树报小课堂

登革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尤其是在夏季和雨季高发。

登革热的症状包括高热、皮疹、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等,严重时可能导致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危及生命。

(资料来源:《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央视新闻、《新京报》等)

作者: 编辑:邵正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