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有以名人命名的学校68所,名士之乡如何以名人精神育人化人?27日,越文化政协委员会客厅聚焦绍兴名人和教育家精神,邀请以王阳明、鲁迅、蔡元培、秋瑾、徐锡麟、孙越崎、陈建功、竺可桢、陈鹤琴、柯灵等名人命名的学校负责人,与政协委员、教育专家一起,在绍兴越崎中学开展深入探讨。专家学者们认为,绍兴众多以历史名人命名的学校,应该发挥优势,弘扬教育家精神,促进名士之乡以人育人、以文化人。
绍兴名人中,有许多都是教育家。市政协委员屠剑虹提出,以绍兴名人命名的中小学校,为传播教育家思想,特别是传承名人的风范和精神,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圣贤精神;秋瑾、徐锡麟忧国忧民、敢洒热血的牺牲精神;蔡元培海纳百川的博大精神;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精神;孙越崎忠贞不渝的爱国思想和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等等,是以绍兴文化和教育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对于培养一支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教师队伍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和理想信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先生一生执教,从18岁起担任柯桥阮社小学的校长,至93岁在浙江大学终身教授岗位上去世,辛勤耕耘了75年。他一生教书育人,潜心治学,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我们就要弘扬这样的教育家精神,使这种教育家精神为名士之乡更好地培育出英才。
越崎中学校长胡尧兴认为,“越崎岖以达康庄”是孙越崎先生的座右铭,“越崎精神”与“教育家精神”内涵高度契合,越崎中学以“越崎精神”为办学核心,全面建设校园文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提出,绍兴如何规划好名人命名学校的文化建设?名人学校如何整合好校园文化,以人育人,以文化人,以景触情,以情动人?引起了与会者们的深思。
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徐智麟说,“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师者如舟,千里不怠。”教育家精神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蕴含了时代特征和家国情怀,千百年来,绍兴耕读传家,蔚然成风,代有人杰。绍兴有北大四校长,有83位两院院士,还有一大批名人,他们有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热情,创造了中华民族的骄傲。作为名士乡的绍兴,更应该从校园文化与教师素养着手,以榜样的力量来提升教师素质,来启迪学生思想。
绍兴众多以名人命名的学校,是对绍兴教育家文化传承高水准的实践,他们都构建了一套科学而富有特色的育人体系,将绍兴教育家的思想精准地融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名人文化在校园内得到生动传播,使其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实现以人育人、以文化人,薪火传承。市政协委员郑荷囡提出,以名人命名赋予了学校独特的文化品牌和价值,提升了学校乃至绍兴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否成立以绍兴名人命名的学校联盟,打造“绍兴校园名人文化研学游”品牌,联合举行“校园名人文化研学深度游”等活动,以此让绍兴的校园名人文化在新时代呈现出新活力,为学生成长和名人文化传承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专家们提出,绍兴应进一步强化名人文化教育理念,做深做足以名人育人的文章,擦亮绍兴名人命名学校的特色教育金名片,促进名士文化和教育家精神的传承,打造绍兴特色的校园文化。
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陈皆烨告诉记者,越文化政协委员会客厅聚焦教育家精神,以名人命名的学校为切入口,挖掘弘扬绍兴教育家精神,充分体现了绍兴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以名人命名的学校,要成为各有特色的名校,培养出更多人才、更多名师,涌现出更多的“名人”。
作者: 编辑:胡鑫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