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的南部有一条江,江边屹立着一座山,这座山形甚是奇特,远远看去,就像一座覆置的船,因此当地的居民便称它为覆船山。覆船山的奇特形状使它充满独特吸引力,吸引了北宋著名的吕南公作诗一首《覆船山》:“山似舟航压众坡,静为平地动为波。桅樯不藉瞻乌首,争奈风帆百尺何。”这番描述,委实不差。
这座奇山,关于它的来历也是带着神秘色彩的。
据说在今嵊州甘霖镇独秀山麓,本住着一户陈姓人家,有一个壮实的小伙名叫陈贤,因家中父母早亡,便随着兄嫂过日子。陈贤勤劳能干,可偏偏他的兄嫂刻薄寡情,因此他的日子委实不大好过。每天不是被催着上山砍樵,便是被赶着下田干活,一年四季不停歇,一日三餐不果腹,但这日子好歹也是过下来了。过着过着就到了陈贤十七岁那年,他哥哥说:“老话说‘树大分叉,人大分家’,我们分家吧。”于是,陈贤便离了家,一路向东南行,直至西白山山麓下,搭了个茅草屋,也算是一个家了,每日依旧是上山砍樵,顺带采撷草药,再到市里籴米以维持生活。
日子就这样平淡地过了三年。
一个寻常的早晨,陈贤去山上采草药,半路上看见一只翠鸟正被一只老鹰追逐。当即,陈贤便将砍刀掷向老鹰,救下了翠鸟。不承想,这翠鸟实际上是一位妙龄少女,而那老鹰则是一个花和尚。少女名唤小玉,在下山玩时被这花和尚调戏,于是小玉化作翠鸟逃离,而花和尚化为老鹰追逐,幸得陈贤相救。
小玉容貌姣好,陈贤对其一见倾心。小玉得知陈贤心意后,觉其有恩在先,一来一往便也倾心于他。于是二人打算一起回小玉家,让小玉的父亲收陈贤为徒,再求亲。他们翻山越岭到了一座山脚下,却被一条大河的滔滔河水挡住了去路,好在小玉用一条红丝带化作船,渡了河到达了琼山仙境。
小玉的父亲是一位眉须皆白的老人,他说:“你若做好三件事,我便收你为徒。”第一件事是让陈贤去柴房墙角拿一“竹冲”到后山挑一担“柴草”回来。陈贤本以为这事再简单不过了,不承想这“竹冲”是一条大蟒蛇,“柴草”是两只黄斑大老虎,幸得小玉悄悄提点,陈贤才得以顺利地用那“竹冲”担了“柴草”回来。第二件事是让陈贤到黄土墩上砍十几棵树。这砍柴可是老本行,可谁知这树砍也砍不倒,韧性十足。于是小玉便又偷偷地教他如何砍树,很快陈贤顺利地砍了那十几棵树。这厢陈贤一路顺当,老人却不顺心了。第三件事是捉迷藏。夜里,陈贤正冥思苦想如何成功找到老头,小玉便过来告诉他:“竹园入口是东,往西走至第七棵竹子,数至第七节,便可寻到他了。”翌日,陈贤如小玉所言,果真捉到了老翁,并顺利地成为老人的徒弟,也如愿地娶到了小玉。
婚后的生活如想象一般美好,但对陈贤夫妻二人来说未免太过寡淡。他们打算下山去玩,可老人不同意。于是这天夜里,陈贤夫妻二人灌醉了老人,便偷偷溜下山,可又遇到那滔滔河水,这次小玉没有带红丝带,只得拣一片树叶化作船渡了河,却不能将其化为原形。同时也怕凡人坐这船有生命危险,小玉便将其覆置于河滩上。
待到老人酒醒追上来时,两人早已远去,见到那覆置的船,心中也来气,气得用手中拐杖将其磕出了缝。经年累月下来,覆置的船堆积成了山,人们称“覆船山”,这缝也成了闻名的“坼坑岭”。
美丽的爱情传说恍如发生在昨日,覆船山依旧瑰丽,吸引着游人争相前来一探究竟。
作者: 编辑:夏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