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来,市文联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在党委政府和广大文艺工作者之间,在绍兴与域外文艺界之间构建起联系对话的桥梁,交流思想、切磋技艺、共谋发展。
在二楼展厅,展出了《首届国际书学交流会代表签名录》《纪念建城2500周年绘画长卷》等,参观者纷纷瞩目。
《首届国际书学交流会代表签名录》,签于1991年5月27日。当时中国首次正式举办这样高规格的会议,地点是绍兴,签名录上有沙孟海、郭仲选、刘江等名家的名字,虽只有简单的签名墨宝,却开启了中国书学研讨的序幕。
展览最后以一幅长卷结尾。这是扬州、绍兴、泉州三地书法家合作推出的《纪念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10周年书法长卷》。今年9月25日,扬州、绍兴、泉州三地市以河海之盛名,以笔墨为纽带,共同举办“河海与共——扬州·绍兴·泉州三地书法作品交流展”。书法长卷由扬州、绍兴、泉州三地书法家共同完成,绍兴书法家章钰、傅琳琳、梁浩毓参与创作,这成为绍兴不断深化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积极探索。
近年来,绍兴文艺界紧扣重大时间节点,浓墨重彩抒写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在对外交流中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形成具有高辨识度的绍兴文化品牌。
“自信从文化中来,让收藏的作品‘活’起来,发挥作品真正的价值,把美传递给更多的人。”市文联有关人士说。
徐渭艺术馆广场上,一个长袍大襟、长发高髻的铜像兀自而立,狂啸的徐文长,灵魂依旧活着,仿佛注视着一切——百余件典藏作品,正生动展示着绍兴文艺的创新与发展、弘扬与传承、交流与互鉴。
“这次展览百花竞放,让人铭记,值得回味。”一位书画爱好者在观展后感慨道。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