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制文化是绍兴美食的代表性特征之一。在古越名菜中,有一道白鲞扣鸡能让人体会到老绍兴对咸味与鲜味的完美操控。越鸡的鲜嫩肥美,搭配上白鲞的海味,咸鲜互补。临近过年,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会出现这道菜品,不仅色泽黄亮,赏心悦目,更凭借着一流的口味与滋补养生的功效,让人越吃越上头!
晒干的海鱼风味更足
绍兴人常说的“鲞”,总是让外地游客一头雾水。事实上,这是一种用大黄鱼制成的咸干品,味鲜美、肉结实,为当地人都爱享用的海产品。
关于“鲞”的故事,《吴地记》有记载。相传吴王阖闾入海驱逐夷人,遭遇大风浪,粮食断绝。吴王正祈祷上天时,发现了有金色鱼群游来,能当军粮补充,肉质分外鲜美。凯旋之后,吴王对这种海鱼念念不忘,遣人去海边挑选渔人厨师为自己烹饪黄鱼。
被选中的这位渔人厨师,因家中无粮,在临行前带上一包黄鱼干,以备途中充饥。赶到吴王面前时,新鲜的鱼尚未送到,厨师无奈之下只得将所带的鱼干洗净、烹制。却怎料到吴王吃后倍加赞赏,连呼“美鱼”,便有了“鲞”这个字。
在越城区,卖鲞最多的便是菜市场周边大大小小的干货店。在大江市场门口的“谭记食品”中,便能看见侧边挂着的、冰柜里放置着的整条鲞,看起来十分诱人。
“绍兴人爱吃鱼,晒鱼干早成了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习惯了。”年轻的老板娘介绍,店里的鲞都是自家晒制。在酱鸭酱肉之前,藕粉之后,鲞就是冬天的第一晒了。海鱼剖开洗净,加盐与少许糖腌制,再晾干,一般7天左右就可以吃,此时咸味浓淡正宜、鲜味充盈。风味追求浓烈的,可以用白酒和盐封坛存储,等来年春夏再开坛。
老绍兴习惯在冬季晒鲞。
“很多人家都会制作鲞,风吹过的鲞腌得更透也更香。到了冬天,阵阵鲞香飘散在村内,幸福感十足。”老板娘回忆,而关于鲞的种类也有很多,按鱼品种、加工方式、加工季节,有不同的称呼。当然,最有名的还是“白鲞”,也就是“黄鱼鲞”。
俗话说“美下着鱼,是为鲞字”,鲞的美味与营养价值都是鱼干中的一绝。说起绍兴腌制鱼干的习惯,与潮湿气候下食物易变质不无关系。也有另一种说法,旧时因朝廷禁止私下贩盐,百姓就提前将盐腌制进鱼身中,以便后续用盐。不管是哪种原因,鲞都体现着老绍兴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品位的追求。
“‘鲞’与‘享’同音,寓意着享受美食。鲞可以拿来直接下饭,或做鲞扣鸡、鲞冻肉,都很有享头!”老板娘说。
咸与鲜的结合
白鲞扣鸡属传统“十碗头”的成员之一,足以体现其在美食界的地位。它的鲜、香、咸,不管是土著还是游客,都无法抗拒。
白鲞扣鸡融合了鲞的咸香与鸡的鲜嫩。
“向顾客介绍绍兴特色菜时,这道白鲞扣鸡总是少不了的。”书圣故里西街上的丁来兴酒店是家网红老馆子,在一道菜品墙前热情为客人点菜的,正是从父亲手上接下店的丁山。忙碌的身影,此起彼伏的招呼声,还有从老房子中冒出的阵阵油烟……老底子饭店的市井氛围感十足,整条街几乎都是他家的粉丝。而室内、街边的餐桌位上,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白鲞扣鸡也成为了气氛的烘托者。
与其他菜品一样,店内的白鲞扣鸡也是现烧的。半开放的厨房内,主厨取出白鲞、去鳞切块、稍加浸泡,动作流畅。再备一只煮熟的整鸡,取部分切块。接下来是装大碗,鸡肉朝下码放,再叠加白鲞,加入老酒、原鸡汤、花椒,上锅蒸半小时就可食用了。最后一步装盘时,要体现一个“扣”,将大碗倒扣于汤盘后再提起,热气腾腾的白鲞扣鸡就被转移到了盘中。
端上餐桌,还没凑近,已经闻到阵阵香气。比起新鲜的黄鱼,鲞的肉质稍硬,因为“扣”着鸡肉,咸香渗透到了鸡肉中。而鸡肉的油脂也包裹起了鲞肉,吃起来更油润。刚开始几口,齁咸味儿一股劲儿冲进口腔,让舌尖和上颚微微发麻。但不一会儿,鲜味透出舌尖,发现越嚼越香,裹着白米饭吃更开胃了。
“有些客人一开始觉得咸味冲,细品几下就能体会到不一般的滋味。一顿饭结束后,印象最深的还是这道菜。”丁师傅说,其实拿腌制品与新鲜食材一起蒸煮的做法,绍兴菜中还有很多例,如梅干菜扣肉、霉千张蒸肉、苋菜梗蒸南瓜等。不仅起到提鲜增味的效果,而且用不到多余的调料与手法。这也许就是老绍兴“咸鲜合一”的智慧所在。
凭借着独特风味,白鲞扣鸡也因此成为十碗头中的“中流砥柱”。最近,一阵“迷你版”十碗头风在古城刮起。府河里“樊楼越宴”进行了创新,将十碗菜以小碗的分量,聚集在一竹篮里。
“3到4人就能吃完一篮,既让顾客体验了十碗头,又不会产生浪费。尤其这道白鲞扣鸡,是店里的招牌,也是十碗头的‘门面’,顾客好评不少!”店员小姐姐说,对十碗头的精确定义,不同店有不同理解,有些店会选择白鲞扣鹅,除了食材不同,做法基本一致。讲究些的,一旦同时吃到这两扣,会选择只吃其中之一,寓示年年有余。
四处可寻白鲞扣鸡
在老城区,有时候一次随意的转角,就能让你在一家街边小馆尝到最正宗的白鲞扣鸡。
“桃源饭店”就是隐藏在市井小巷里的小馆子。门头装修风格和店名一样朴素,生意却好得出乎意料,除了点菜区,旁边几个店面都做成了包厢。老店走的是家常菜风格,白鲞扣鸡虽然摆盘没有那么讲究,但扎实的分量、鲜亮的色泽,让人眼前一亮。鸡块的肉质软滑,切块也厚实。鲞块夹杂其中,更适合细嚼慢咽。这处苍蝇小馆离鲁迅故里并不远,跟着导航走10分钟就能到达,比起流量地段的餐馆,价格更实惠。
制作鲞需要将海鱼剖开洗净,晾7天左右。
鲁迅中路上的“绍荟小馆”算是精致绍兴菜的代表之一了。不管是充满格调的门窗、长廊,还是临河的位置,都让人体验到水乡的悠悠慢调。在瓷白色的浅盘内,白鲞与鸡块切块均匀,整齐地叠放在一起,还保留有碗的形状。葱花和花椒点缀在最顶端,增加了香气。这时候来碗热汤,再加米饭是最适合的。
上大路的“呡丰楼绍兴菜”也是一家高性价比菜馆,沿西小路历史街区往前走就能发现。店共两层楼,门口挂满了红灯笼,内部风格却颇有个性,橙绿相间,配有琉璃吊灯、潮玩摆件。端上桌的白鲞扣鸡左右各半堆叠,冒着油花,鲞腌得入味,鲜咸融合得刚好。店员会贴心提示趁热吃。店里有外卖服务,对周围暂住的游客来讲很方便。
融合创新的白鲞扣鸡是怎样的?答案也许能在仓桥直街的“璞味”找到。这里的白鲞与鸡主打一个焖烧,切块细碎,汤汁更足,肉质更有嚼劲。比起传统做法,它的咸淡要适中得多,刚好平衡了各地游客的味蕾。鸡与鲞的风味也完美融入了金黄的汤汁,拿来拌饭吃效果杠杠的。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张梦霞 文/摄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