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全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系统深入贯彻省委“新春第一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关于加强“三支队伍”建设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大人才观”,系统施策、统筹推进、深化探索,全力推动队伍建设提质增效,中心工作图强争先。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我们推出“三支队伍”建设优秀案例专栏,择优展示一批好经验、好做法,着力营造互学互鉴、比学赶超良好氛围。即日起,越牛新闻将陆续推出《绍兴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系统“三支队伍”建设优秀案例》。今天刊发第六篇《“三链”融合 推动平时考核优化完善》。
“三链”融合 推动平时考核优化完善
诸暨市综合执法局
基本情况
近年来,诸暨市综合执法局围绕干部平时考核难点堵点,坚持多方位察事、多角度识人,通过压实“责任链”、紧盯“质效链”、明确“奖惩链”,实现综合执法队伍与业务两手抓、两手硬,取得了初步成效,被绍兴市委组织部评为2024年度公务员考核工作市级示范点。
主要做法
(一)压实“责任链”,分类考核、多维评绩“考得准”。将考评对象分为机关科室、派驻中队两大类,个人分为中层正职、中层副职和一般队员三序列,让层级类似、资源相近的单位与个人“同台竞技”。同时,科室成绩与个人成绩捆绑关联,形成“个人努力 集体获益”“集体荣耀 个人增光”的激励循环。将考核内容量化明确为19项任务指导数和76个工作清单,有效设定局党组交办、省绍考核等权重指标,尤其突出执法办案业务,引导干部在中心工作、重点任务上发力使劲,集中力量在关键领域担当作为。增设队伍管理能力、创先争优能力等“高级指标”,在稳住“基本盘”前提下,搭建图强攀登“新平台”,致力于打造“能干能管”的复合型执法干部梯队。
(二)紧盯“质效链”,考在平时、察在日常“评得实”。充分利用各类数据资源,全方位描摹执法干部履职“画像”,利用“智慧城管”“管控巡更系统”等平台,实时采集案件办理质量、纠纷化解质效等数据资料,实现工作“有痕”可查,考核“有绩”可循。发挥考核“全时指挥棒”作用,变“终局定位次”为“全时段裁判”,推行“月统计、季排位、年结算”考核程序,以月保季,以季保年。配套设立“自览分数”,清晰呈现干部自身工作状况,有效增强干部自我认知程度,并按季公布“名次位数”,实现考核公平透明,增强考核公信力,营造全局上下“互学互鉴、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三)明确“奖惩链”,打破平均、奖优罚劣“用得好”。树立重基层、重实践、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持续深化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与职务职级晋升挂钩、与干部培养任用挂钩的刚性机制,让敢抓敢管、善作善成的干部脱颖而出。去年以来涉及职务提拔和职级晋升的28名考察对象均为积分排名靠前人员,同时,也有因积分排名靠后且履职不力的4名中层干部被降职或免职。按照“连续落后必谈、明显退步必谈、重大失误必谈”要求,对今年排名不理想的3名干部及时谈话提醒;聚力破除干部监督“宽松软”问题,1至10月份共有4名干部因履职不力被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季度平时考核确定为“一般”等次,形成考核警示效应。
作者: 编辑:高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