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马鞍街道优秀流动党员第1服务小组”“在这里我们可以一起交流工作经验,分享讨论生活遇到的问题”……在近日举行的马鞍街道“汇流入海·海纳百川”优秀流动党员座谈会后,街道31名优秀流动党员积极行动,短短2天时间,便建起了10个服务小组微信群,让街道内由工业社区兜底纳管的700余名流动党员有了与组织联系的基层纽带。这几日,微信服务群内陆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流动党员前来报道,进度最快的第1服务小组已有30余名流动党员入群。接下来,这里将成为马鞍街道流动党员管理的新触角,“以外管外”“以外服外”的新阵地。
作为全区的工业大平台,马鞍街道集聚了318家规上工业企业、28万产业工人,同时也汇聚了大批流动党员。目前街道已纳管流动党员2001名,约占全区的1/4,覆盖河南、安徽、贵州、四川、云南等28个省、直辖市,其中,有700余名流动党员由工业社区兜底纳管。
此次优秀流动党员“以外管外”“以外服外”的创新举措是马鞍街道流动党员“全链条”管理的一个缩影,也是持续推进工业社区党建省级试点的又一次创新探索。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流动党员队伍建设,聚焦流动党员管理服务难点堵点,今年4月,马鞍街道便创新推出流动党员“全链条”管理十条举措,深入实施流动党员“查、纳、管、服、用”全链条管理,健全“多重纳管、双向共管、数字智管”服务体系,打造“汇流入海·海纳百川”流动党员党建品牌。
在“零工市场”“人才周末集市”设置流动党员招工通道,实现“一站式”落地“找工作”、党员报到“找组织”“双找”行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驿站和党员活动室,建立“流动党员之家”活动阵地;用好街道党校阵地开展主题轮训,上好流动党员“归队教育”;设立流动党员“轮值岗”“示范岗”“责任区”“红旗车间”;建立街道流动党员十大“帮帮团”,定期征集“微心愿”……“全链条”管理让流动党员“汇流入海”“流而有家”。
从“流入”到“融入”。今年以来,马鞍街道流动党员深入开展“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活动,全力投入安全生产、大气治理、“四个马鞍”建设等中心工作,累计开展安全检查、环境整治、劳资调解、关爱环卫工人等活动58次,参与人数2200余人次。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流动党员信息动态调整,引导优秀流动党员服务小组轮流开展固定日活动,推动流动党员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破解流动党员管理服务难贡献马鞍经验。”马鞍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