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叫马口鱼,是‘淡水鱼中的贵族’!”11月4日,刚刚结束南美白对虾全面收网,柯桥区滨海金秋家庭农场负责人杨铁汉又开启新一轮奋战,他朝着塘面撒下饲料,成群结队的马口鱼跳跃出水面进食,激起的水花像雨点般落在池面。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行业因受到进口市场冲击以及养殖成本高等多重因素影响,价格“跌跌不休”。今年8月14日,本报曾报道南美白对虾在高温天遭遇价格“寒流”,让很多本地水产养殖户失去信心改养殖罗氏沼虾,但也有一些养殖户积极探索全新的养殖模式“破局”,采用鱼虾混养等模式实现增收。
杨铁汉原本便是科班出身。1997年,他从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毕业,出了校门就一头扎进一线养殖基地。“南美白对虾是在2000年初引入绍兴,24年间,我一路见证它从曾经的辉煌巅峰期到如今慢慢开始走下坡路,真的感到万分惋惜。”杨铁汉说,一开始,他所承包的50.7亩水面全用于养殖南美白对虾,然而,随着对虾市场行情不景气,杨铁汉敏锐察觉到南美白对虾市场将面临新一轮“洗牌”,2021年,他毅然放弃单养南美白对虾,引进马口鱼。
杨铁汉告诉记者,从养殖的先天环境来说,南美白对虾和马口鱼可以说是“天生一对”。马口鱼栖息于水域上层,喜欢低温的水流,而南美白对虾则是底栖杂食性的虾类,两者混养在不同水层,相当于“上下铺关系”,完全不会产生竞争,反倒可以充分利用池塘生物的互补性筑起一道天然屏障。由于马口鱼是一种杂食性偏肉食性的鱼类且摄食抢食能力很强,能够吃掉体质较弱的虾类,从而可以减少或者切断对虾病原体的扩散。
“要是单养南美白对虾,亩产量一般在150公斤至600公斤不等,市场价每公斤在15元至18元,一旦遭遇病虫害还会有‘全军覆灭’的风险,然而马口鱼近3年的收购价稳定在每公斤60元,亩产值高达24000元。”杨铁汉介绍,混养模式正是通过对水体空间的立体利用,从而增加了单位水体的产量和经济收益,在当前的瓶颈探索期,对绍兴的水产养殖户来说,南美白对虾与马口鱼混养是一种可复制的不错选择。
作者: 编辑:胡鑫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