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森林防火各方责任,完善林区防火基础建设,建立应急处置体制机制
森林防灭火工作是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稽山街道位于越城区东南,东面及南面为会稽山旅游度假区林场,面积共计700余公顷,林场周边有不少住宿餐饮单位、高档住宅区,以及大禹陵景区、炉峰禅寺等名胜古迹,森林防灭火形势严峻。本文对街道的森林防灭火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建议与措施,希望能为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基本情况
森林防火片区分布特点。稽山街道辖区内的会稽山旅游度假区林场森林防火分为泾渭分明的两个片区。以阳明路为界,东边林区属于东江社区,森林防火由宝业集团森林防火队伍巡护,涉及单位以宝业四季园和阳明酒店为主;西边林区属于禹陵社区辖区,由越城区森林防火中心巡护,涉及大禹陵景区、炉峰禅寺、天福园、香格里拉花园别墅区等多家单位。
森林火灾风险形式多样。稽山街道辖区森林火灾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俗活动带来的风险。会稽山旅游度假区林场内坟墓尚未迁移,清明、冬至期间,居民携带香烛祭祀谒坟。二是宗教活动带来的风险。林区内有炉峰禅寺等大小庙宇,特殊时段宗教活动盛大,居民烧香拜佛。三是农事活动带来的风险。部分高档小区别墅依山而建,居民在自家院落中焚烧秸秆。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林区防火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足:由于林区先天因素制约,部分林区存在道路不畅、路面质量差、公路等级低、通车里程不足的问题,消防车上不去,山上可用于灭火的水源较少。人员力量薄弱:越城区森林防火中心有护林员15人,宝业集团森林防火队伍有护林员6人,重点时段往往需要临时增派巡林力量,而且部分队员素质不高,年龄偏大,难以满足应急扑救工作需要。装备手段落后:目前林区的装备以简单的扑火工具、消防水泵为主,经费短缺导致无力购买现代化消防设备和技术手段。
居民防火意识不强。移风易俗不力:辖区人口年龄结构偏大,部分人员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小区里或上山入庙频繁开展烧香拜佛。宣传力度不够:对居民的防灭火宣传“撒胡椒面式”的多、“精耕细作式”的少,存在“重点人员摸不清、政策道理讲不清、利害关系拎不清”等问题。执法实效不足:对违规野外用火处理少,居民违法成本低,森林防火观念无法入脑入心。
应急处置机制不畅。预警监测没有全覆盖:目前仅西边越城区森林防火中心巡护的林区设置有高位探头4只,东边林区则完全采用传统的人工巡查方式,巡护效率不高,难以全面及时发现火情。森林防火职责不明晰:各单位部门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职责分工不明确,工作推进易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协调沟通机制未完善: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在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上存在壁垒,影响应急处置有效性。
建议与措施
明确森林防火各方责任。一是酒店、庙宇、住宅物业等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要建立防火制度,加强防火设施配备,发现森林火情要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上报。二是护林队伍要落实管理责任。加强山林日常巡逻检查,在山林入口、道路两侧做好森林防火宣传,在重点时段加强值班值守。三是行业主管部门要落实监管责任。指导森林防灭火工作,协调推动森林防灭火体制优化、队伍建设、装备升级等,加强监管,及时查处涉森林防灭火的违法行为。四是街道及社区要落实属地责任。森林防火宣传要进家庭,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手段,增强宣传实效;协调上报相关单位森林防灭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时传达落实森防指的工作要求。
完善林区防火基础建设。一是要提升森林防火基础设施。有计划地建设森林防火通道和消防水源,提高森林防火的基础设施水平。二是要加强森林防火科技支撑。要投入资金购置先进的灭火设备,提高森林防火的装备水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巡查、高位探头等技术,提高火情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三是要推进森林防火队伍建设。推动建立半专业扑火队并配备相应扑火装备,改善护林员工资待遇,优化护林员人员结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业务培训工作,确保火情发生时能够熟练使用装备,迅速组织扑救。
建立应急处置体制机制。一是要完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完善火警响应的快速反应机制,定期组织演练,缩短响应时间,提高处置效率。二是要建立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建立完善覆盖会稽山林场各个单位的协调沟通平台,通报紧急信息,提高处置效率。推动社区与相关单位“党建共建”,加强信息互通、工作协作、资源共享。三是要加强森林防火应急值守。加强重点时段值班值守,在春节、清明等重要时段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各相关单位共享值班电话,确保通信顺畅、政令畅通,及时处置火警火情。
(作者系稽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应伟峰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