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是中华国酿,绍兴是黄酒故乡。历史上有众多名人对绍兴酒青睐有加,可以略举十大代言人。
春秋霸主——越王勾践
代言词:卧薪尝胆以“壶酒兴邦”
春秋时期,吴越争霸。越国先为吴国所败,越王勾践定下“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国大略,并以绍兴酒奖励生育:“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后在率兵伐吴前,越中父老献酒,勾践将酒倒在河的上游,与将士一起迎流共饮,士气大振,战胜吴国,一雪前耻,成为春秋霸主。“古越龙山”的品牌就源自古越国王宫所在地龙山,铭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精神,旨在传承国酿、以酒明志、奋发图强。
书圣——王羲之
代言词:“曲水流觞”成就天下第一行书
1600多年前,王羲之邀请名士谢安等,42人在绍兴兰亭沿“曲水”而坐,“流觞”停则饮酒作诗,众名家雅饮微醺,汇诗成集。王羲之乘着酒兴,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据说,王羲之酒醒以后也曾写过几十次《兰亭集序》,但都没有乘微醺之意写下的那版的韵味,这也表明了绍兴酒的绝妙处。
爱国诗人——陆游
代言词:百岁光阴半归酒
陆游一生写了9000多首诗,其中与酒有关的3400多首。800多年前,陆游与唐琬离婚几年后在绍兴沈园偶遇,见人感事,酒后在沈园墙上题诗《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后来,80多岁的陆游在回顾自己一生时,写道:“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
“阳明心学”创立人——王阳明
代言词:富贵何如一杯酒
绍兴酒是王阳明的最爱。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天泉证道”,恰恰就发生在绍兴天泉桥的酒席上,可以说绍兴黄酒也是“天泉证道”事件的催化剂。如今绍兴阳明故居碧霞池旁的“饮酒亭”,也是一个很好的明证。王阳明游历西湖写下“画舫西湖载酒行,藕花风度管弦声”;游学时期写下“莫向人间空白首,富贵何如一杯酒”“海内交游唯酒伴,年来踪迹半僧房”等数十首与绍兴酒有关的诗。
最长寿皇帝——乾隆
代言词:越酒行天下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信笔题下《咏绍兴》:“鉴湖春来早,楼榭水中摇。自古豪杰地,酒家知多少。”晚上喝了绍兴鉴湖边沈家酿的酒,酒兴之余,御赐新名字“鉴湖春”并封为贡酒,题写“越酒行天下”的赞词。绍兴酒之所以在明清时期创下“越酒行天下”的辉煌,主要得益于京杭大运河和当时“无绍不成衙”的绍兴师爷。
清代诗人、散文家——袁枚
代言词: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掺一毫假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道:“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并这样赞美绍兴酒:“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掺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长留人间,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后有人在《调鼎集》中,把绍兴酒与其他地方酒相比,认为“绍酒之性芳香醇烈,走而不守,故嗜之者为上品,非私评也”。
北大校长——蔡元培
代言词:每饭必喝绍兴酒
蔡元培从小就受到绍兴酒的影响,不仅喜欢喝酒,而且每顿都喝,一般每餐以旧时四两为度,菜是普通的绍兴家常菜。逢年过节他都托人从绍兴买几坛上好的绍兴酒,备在家中自饮或请客。连平时喝酒用的酒壶也是从绍兴带去的锡制酒壶。72岁高龄时,有人曾问蔡元培是否还每饭必酒,他坦然说:“不要紧,人到老年不免可怜自己,这点积习难以戒除了。我喝得很少,从未醉过。”
伟大的民族魂——鲁迅
代言词:一斤绍酒,十个油豆腐
绍兴酒作为鲁迅先生的家乡特产,承载了他无数的回忆和情感,深深植根于他的人生和文学创作中。鲁迅的小说十之八九都写到绍兴酒,《孔乙己》《阿Q正传》《故乡》《祝福》《在酒楼上》等。比如《孔乙己》中的“‘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便是鲁迅笔下最著名的场景之一。比如《在酒楼上》,“我”要了“一斤绍酒”“十个油豆腐”。鲁迅在日常生活中,喜欢以糟鸡、酱鸭、茴香豆等绍兴特产佐酒。鲁迅还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阐述了酒在文人创作和心理上所起的作用,并论及了酒的功德。
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
代言词:来一坛上好的女儿红
如果说鲁迅是斗士的先锋,那么金庸是侠士的迷梦。“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在金庸的这些武侠小说中,“小二,切两斤熟牛肉,来一坛上好的女儿红”这样的台词比比皆是。对于酒杯,金庸同样有研究,在《笑傲江湖》中这样描述:“饮这绍兴状元红须用古瓷杯,最好是北宋瓷杯,南宋瓷杯勉强可用。”金庸以吴越争霸历史为背景写的《越女剑》,一人一剑帮助越王勾践雪耻复仇,正反映了绍兴的胆剑精神。
当代电影名导——谢晋
代言词:年轻时可以喝八斤黄酒
谢晋是绍兴上虞人,圈内无人不知他的海量,打趣他是电影圈的“酒仙”,称“谢八斤”。在电影片场,随身带着一个扁壶,里面装满了绍兴酒,不时拿出来抿一口,可见绍兴酒还有激发创作灵感的作用。据说,在拍《高山下的花环》时,开了一坛珍藏多年的绍兴酒,叫所有人都喝上几口。他还亲自指导儿子谢衍把女儿红的故事拍成电影《女儿红》,由归亚蕾和周迅主演,1995年搬上银幕,由此可见他对绍兴酒的钟爱。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孙爱保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