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家长和老师,到底该是啥关系

2024-09-25 11:40

来源: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的小孩突然开始间歇性赖学,过几个星期就要来一次。

理由基本上是一些借口,但父母亲对此也束手无策,一个耍赖的孩子,尤其是快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是很难对付的。

无奈之下,家长只好求助老师,班主任很快进行了家访,和家长一起疏导了孩子的心理,彻底弄清了孩子赖学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解决了赖学问题。

如果说“家校合作”是一部故事片,那么“女一号”是家长,“男一号”就是老师,男女主角的“对手戏”演得越精彩,片子就越好看。

在现阶段,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正在由“顺序模式”转变为“重叠模式”,即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家庭、学校、社会,越来越呈现为相互重叠的关系,共同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如何将这些教育因素有机整合,是“家校合作”“亲师共育”的重要课题。

不容忽视的是,现在很多家长尽管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他们确实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一方面,需要家长主动提升自己的水平,另一方面,如何发挥老师对家长的指导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在这场家庭教育的“对手戏”中,作为“男一号”的老师应该成为主角,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更了解,也最具权威。

由老师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强调家庭教育由老师来指导家长,并不等于都由老师来实施,因为老师既没有这个责任,也确实无法承担。

老师的主要是指导家长提高自身素养,家庭教育的内容还得由家长自己来实施。

第二,利用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叠部分”。

毕竟孩子每天在学校里度过,所以老师可以抓住时机对孩子开展一些成长教育内容。

由于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各异,教育孩子的观念也千差万别,如果能逐步引导他们与学校老师保持“步调一致”,才就好了。

家庭教育的成功,反过来也会促进课堂教育质量的提升。

如果说,学校教育是训练学生遵循“规定”、社会教育是训练公民遵守“规则”,那么家庭教育则是培养孩子学会“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只有在家里养成了好的规矩,孩子才会在学校里遵守规定,将来走上社会就会遵守规则。

家长和老师,就应该成为相互配合的好队友。

(内容来源:管见参考)

作者: 编辑:蒋超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