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老年大学学员学习电吹管。 记者 黄 霄 摄
■ 记者 赵婧赟 见习记者 董梦莹
如果要问当下什么学校最火爆?答案可能让人意外。
近年来,许多地方的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现象,在我市同样存在。绍兴市老年大学及分校、社区老年学堂,正成为老年人追求知识、丰富精神生活的热门场所。
热门课程“抢破头”
老年人学习热潮不断升温
10月21日下午,绍兴市老年大学基础英语班的教室里传出阵阵读书声。俞菊花是基础英语班的班长,她已在这里度过了6年的学习时光。“这两年老年大学的课程越来越火了,今年我报了基础英语和新推出的绍兴古代文学,报名的时候我早早登录系统,踩点抢课。”俞菊花兴奋地说。
一些热门课程甚至“抢破头”也抢不到。“今年7月15日开放报名,短短半天,不少课程就报满了,学员报名总数高达5900多人次。”绍兴市老年大学教学管理中心副主任徐俊告诉记者。
赵霞是一名退休医生,2019年退休的她,此前一直没有报名,“听说课程火爆,怕抢不到,一直没报名。”赵霞告诉记者,今年一听说有提前批的招生政策,她如愿报上了茶道和民族舞两门课。“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得非常好,能让我放下手机享受学习的乐趣,跟之前工作时常常需要使用手机的状态形成互补。”她笑着说。
据了解,今年绍兴市老年大学共开设了六大类54门课程,本部还常常邀请在职绍兴各大专院校的教师来上课,这使得不少钱清、杨汛桥等地的老年人特地赶来求学。
拉丁舞、化妆、果蔬栽培
老年人课程需求很新潮
查看老年大学的课程表,内容早已不局限在书法绘画、保健养生等静态课程,随着60后和70后的加入,绍兴老年人的业余生活也越来越新潮,原先的课程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老年人的需求了,因此绍兴市老年大学也开启了“上新”模式。
记者在绍兴市老年大学的拉丁舞教室里看到,“00后”老师细心教导,学员们个个精神抖擞,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学习中。“拉丁舞是今年新开办的课程,我一看到就报名了。”绍兴市老年大学学员陈蓓蓓告诉记者,她很喜欢文艺类的课程,“现在老年大学的老师很专业,是舞蹈学院本科毕业的。”陈蓓蓓说,老师的青春活力也感染了班级里的学员们。
绍兴市老年大学党支部书记高王忠介绍,近年来,我市老年大学的课程每年都有更新,原先大多是传统文化休闲类课程,以“静”为主。而现在“动态”类的课程更受学员们的喜爱。“我们陆续推出了中西面点、中老年化妆、婴幼儿照护、果蔬栽培等十多门新课程。”高王忠说,此外不少课程也和绍兴本土特色相结合,如绍兴特色菜烹饪、绍兴古代文学等课程。
不断丰富的课程体系对老年大学的师资力量也提出了挑战。去年,为进一步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人员稳定、数量充足的教师队伍,更好地推进我市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市老年大学向社会公开招募储备教师100名,涵盖思政教育系、生活科技系、医药保健系、体育舞蹈系等多个门类,“这学期我们就在储备库里正式聘用了19名教师。”徐俊说。
此外,未来绍兴市老年大学将搬至镜湖新区,新学校占地50余亩,课程也将持续“批量上新”,“到新校区后我们有更多空间来提升办学质量,比如将开设校园电视台、抖音直播带货等新型课程。”高王忠说。
持续下沉教育资源
家门口打造更多幸福学堂
上个月,五邻社区学院的新老学员们在家门口的老年大学迎来了2024年秋季学期的开学。
“早在2020年,我们就开始走访摸排社区老龄群体的需求偏好,进行线上点单,2021年就推出了第一批老年学堂。”绍兴市越城区五邻社联合总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没有围墙的‘家门口老年大学’距离近,很好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绍兴市老年大学下沉老年教育资源,着力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学堂。本学期,“家门口老年大学”在越城区28个社区开设了74个教学班,在教学内容上提供了多样化选择,涵盖越剧、书画、瑜伽、营养保健、莺歌戏等多个专业,为老年学员带来充实、愉悦的学习体验,助力他们在晚年生活继续追逐梦想、绽放光彩。
全市面上,我市大力发展面向全社会的老年教育服务体系,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尽力满足“老有所学”需求的举措正在发挥功效。截至2024年6月,全市共建有规范化老年学校(学堂)共808家,总学位数达到14.62万个,长班制学员数达到10.84万人,较2022年增长174%。
《2023年浙江省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指出,绍兴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从2013年的90.38万增长至2023年底的134.47万,老龄化率30.31%,高于全省老龄化平均水平。面对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教育需求,我市老干部工作、教育、民政等部门同向发力,瞄准“普惠共享”,打造“15分钟学习圈”,并加大老年学校、学堂嵌入党群服务中心和养老机构力度。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