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以热爱为墨

2024-10-28 12:26

来源:

心怀热爱方可坚持

柯用叨的书法创作之路,源于热爱。2007年,他来到书法圣地绍兴参加工作。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办曲水流觞兰亭书法节系列活动,柯用叨都会亲自到场观摩兰亭奖、双年展等顶级作品展,从而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数年,柯用叨工作之余便自习书法,从赵孟頫行书入手,兼学二王、米芾,但总是浅尝辄止,不得其法。

2016年暑期,柯用叨偶然得悉中书协举办临帖培训班,没多考虑便报了名,五天的培训学习给他启发很大,在此也懂得了不少书法基础理论知识。之后他又接二连三地参加了几个类似的技法培训班,其间对二王、赵孟頫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临习创作。两年之后,开始了全国、省、市的书法展赛投稿,偶有收获,从此柯用叨对书法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

2018年5月,柯用叨被列入柯桥区书协“新人计划”人才培养对象,协会给十位新人结对导师。柯用叨与周英杰导师成为师徒关系,自此,开启了习书学艺的新历程。周英杰家学渊源,是一位懂得诗词联赋的学者型书法家,学界称其书法篆、隶、楷、行、草五体皆工,在业内颇具影响。“周老师从接收我的第一天起就要求我,书者须具备三方面素质,即技法、学养、人品,此三者缺一不可。技法当是真草篆隶楷诸体技法,书法家不能只会一种书体;学养主要指诸文化修养,应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书法理论等,只有提高了文化修养,才能通过笔墨语言,表情达意,变化气质,寄语精神修身养性,书法才有意义。所谓人品,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作为人应该具有的道德、仪表、为人处世等的规范化与稳定性。老师话语不多,言简意赅,开学第一课就为我指明了学习方向。”柯用叨回忆起恩师,言辞恳切。

在这以后,柯用叨行书学习二王,以米元章法帖心摹手追,用功最勤;隶书学习《好大王》;楷书以颜鲁公、钟元常、欧通师为学习对象,勤耕不辍。艺海击浪,欣赏浩瀚书艺之浪花,领略冬夏冷暖之苦乐。岁月流转,柯用叨的书法技艺日益精进,作品逐渐展现出独特的韵味与风格。近些年来,在全国、省、市、县(区)赛事中屡屡获奖、入展。“由此,我的书法创作在兰亭圣地绍兴扎根发芽。”柯用叨说。

小字行书引青藤

绍兴是著名的书法之乡,历史上名人佳作迭出,既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也不乏革故鼎新的创造精神。作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品牌展事和最高奖项,绍兴书法双年展暨绍兴书法“青藤奖”自首届举办以来,在传承经典、培育新人、推出精品、引领风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日前,第三届绍兴书法双年展暨绍兴书法“青藤奖”入选名单揭晓,柯用叨荣获“青藤奖”优秀奖。

“感谢评委们授予我此奖项。这不仅是对我此作品的认可与鼓励,更是为我增添了一份压力,鞭策我持续在书法领域勤奋钻研。”柯用叨说。本次“青藤奖”,柯用叨投稿的作品为小字行书,其内容取自《芳坚馆题跋》。此件作品由 9张55*25CM的米黄色纸张拼接而成,每张小纸上书写 6列。作品整体风格偏向中庸平和为主,大小、粗细的对比变化不大,以和谐统一的韵味来呈现。就小字行书的创作而言,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疏密、浓淡、大小等元素来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追求的是豪放不羁的艺术展现。另一类则是以平正和谐作为主要基调,注重的是单字结构的丰富性。“此件作品属于第二类,我尽力在字形结构上作出了一些改变。字形上追求古拙、意趣,采用上下开合、左右错位等单字处理方式。在书写时,力求营造轻松洒脱的感觉,起笔时融入了何子贞的回腕执笔方法,以增添线条的灵动之美。”柯用叨表示。

教书育人传承书法文化

柯用叨不仅是一名书法创作者,更是一名书法教育工作者。就职于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他,三年前在学校领导的举荐下,面向全校开设书法选修课。经历过“从零到一”书法学习之路的柯用叨深谙一名好老师正确引导的重要性,于是在他自己的教学中,更是不遗余力,竭力激发每一位有意趣学生对书法的更深热爱。柯用叨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进行书法教育。其一,课堂教学,从审美和技法的层面去思索教学内容。其二,组织参加各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竞赛,让学生以通过比赛来推动进步、以赛促学的模式,迅速提升书法水平。其三,是举办校园相关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另外,以社团为平台,组织开展雅集活动,使学生相互推动学习;设立公众号,将历代书法进行有序地整理,以供学生随时学习参考。

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开始懂得欣赏书法之美,开始理解书法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民族精神。“将爱好与工作相互融合,实乃一件令人愉悦的事,书法可以改变人生轨迹。”柯用叨说。

在未来,柯用叨也将深入传统,浸润经典,不弃不离,执着努力,向书艺之殿堂步步迈进,不负师恩,立志不怠。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茹晨鸿 编辑:杨洋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