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省首批优秀先贤地方专题教育材料《浙江优秀先贤教育丛书》在杭州正式发布,我区《走近王充》读本入选。目前,先贤教育丛书已经由浙江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核通过,纳入浙江省中小学地方专题教育材料目录,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
厚植传统文化教育底色
王充小学位于上虞区章镇镇,这里风光秀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东汉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王充就出生在这片土地上。王充的代表作为《论衡》,系统地总结了汉代的自然科学知识,批判了神学目的论和物质不灭论,对当时和后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校成立于民国时期,先后易名15次、迁址3次。2020年2月,政府投资6500万元建成新校园并投入使用,正式更名为王充小学。“既然我们学校更名为‘王充小学’,那么我们就要擦亮‘王充’这块文化金名片。”学校校长吴冠军表示。
2023年末,浙江省宣传部遴选了东汉王充,唐代孟郊,北宋赵抃,南宋陆游、吕祖谦、叶适,元末明初刘基,明代方孝孺、王阳明,明末清初黄宗羲、朱彝尊,清代龚自珍、黄以周等13位在我省历史上有较高知名度、较强代表性,在现今仍有较大影响力的思想大家、文化名家,希望通过主题大单元形式,展现先贤生平事迹、学术思想、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内容。
王充小学抓住这一契机,发挥本地优势,积极参与读本编撰工作。“这次绍兴一共入选了2位名人,分别是王充和陆游。王充作为浙学源头第一人,但是知名度却没有陆游那么高。此次读本的编撰工作,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可以向读者普及王充先进的思想。”吴冠军介绍。多年来,王充小学一直重视王充素材的收集工作,学校教师们还多次前往王充出生地及墓地所在村落走访考证,并从这些故事中提取一些比较正能量的内容,整理成册。
翻开读本,每一个章节都分为“故事林”“探究苑”“智慧谷”“活动角”“实践园”“金句台”等多个板块。这些是由经建美、林志明两位老校长和本校教师共同针对小学生年龄阶段特点,从王充的著作中撷取情节、观点、典故、寓言等,用现代白话文重新编写创作,以课堂渗透、故事会、四格连环画、微型戏剧等形式在学生中传播,告诫学生要多读书、多操练、勤思考,注重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
“五育”融合 春风化雨
“王充”教育观培育当代“真鸿儒”
“王充将知识分子分成5个级别,分别是: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儒,并把培养杰出的政治人才(文人)和学术人才(鸿儒)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谈起王充的思想,吴冠军如数家珍:“王充‘理想人才’的培养标准,与现代社会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标准具有一致性。”
学校如何立足自身优势,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传承王充思想,践行王充的教育观,不断厚积这所百年老校的文化,促进其可持续、有特色地发展,学校从《论衡·实知篇》出发,提出了“知物由学”的校训、“勤学、善思、自主、合作”的学风、“博学、深研、求新、崇真”的教风和“真鸿儒”的人才培养目标。
“曹娥江水千年流淌,流出底蕴绵长。学王充知物由学,真鸿儒在这里成长。竹洞湖畔世外桃源……在快乐的大课堂,金品牌闪闪亮。民主合道从实向上,让校风育成长。博学深研求新……论衡震古今元气,自然无神论的光芒孕育你我成长。”这是每个王充小学学生都耳熟能详的校歌《追梦想》。吴冠军表示,在创作时,他将章镇地标、王充思想、学校校风、校训、学风、教风都融入歌词里,希望在口耳相传间让大家都“记得住”。
课程在教育活动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学校从“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出发,结合王充思想,确立了以“身心健康、学识广博、审美雅趣、创意纷呈”4个方面为重点的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目标,设计了“养真”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由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两部分组成。基础性课程由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组成,拓展性课程由“三真”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两大类组成。课程设置基于学情和师情,注重基础性课程校本化、拓展性课程多元化,着力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以学期为单位,确保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有12次以上课程选择机会。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基础性课程教学,‘轻负高质’是重头戏;变革教学方法,‘琢磨切磋’是突破口。”吴冠军表示。“我们正在确立‘学生先学,学生能学’‘琢磨切磋’的教学理念,着力构建‘面向每一个学生’的课堂,最终实现‘让课堂内每一分钟都能发挥最大效益,让课堂内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让课堂内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体现人性关怀’的教学理想。”
“小课堂”体会“大道理”
“王充”教育品牌落地“开花”
“王充,我们去捉麻雀吧!”“王充,我们去抓蝴蝶吧!”“等我读完今天的书,习完今天的字,再去找你们也不迟。”……
王充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们正在学校王充史纪馆内上校本课。课上,老师在一旁引导,同学们分小组演绎王充学生时代的小故事,大家各自分配好角色,身穿汉服,声情并茂地体会“知物由学”的内涵。“学校经常会开展‘王充’主题课本剧排演,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理解,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学校教师表示,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特色课堂,让同学们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近年来,王充小学开设了2门跟王充有关的校本课程,分别是“唯物生活”课程和“研学章镇”课程。“唯物生活”课程内容主要为王充故事、生活哲理、经典国学等;“研学章镇”课程内容主要为清潭根雕、章镇茶文化、章镇历史、章镇人文风貌、章镇特产等。
“我要把王充作为我学习的榜样!”“王充是我的‘老乡’,他的智慧穿越千年依然熠熠发光,我为我是章镇人而自豪。”精雕细琢的融合课程赢得了大批学生粉丝。
“学校还推出了5本王充故事系列连环画,低年级通过连环画普及王充孝德、勤学等故事,让学生多听多看,培养学生专注力;高年级学习《走近王充》读本,深度学习王充思想,深入思考,举一反三,灵活地运用知识。”吴冠军表示,学校希望将其渗透到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传承和践行王充思想。
一子落,满盘活。一张以“王充”传统文化教育撬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渐渐清晰。学校将“王充”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五育”并举落实行动中,在校本课程开发、育人模式创新等方面全面发力,打造了富有特色、底蕴深厚的高品质“王充”文化教育品牌。
(内容来源:上虞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