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张伊力
“我小时候过得很苦,因为党和国家的帮助,才有了一份工作,如今我也会谨遵教诲,尽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走进诸暨市牌头镇新乐一村老党员徐仲友的家,这位94岁高龄的老人正与儿子同坐在一张小方桌前吃着咸菜配粥,客厅中最为醒目的是一副纸张残破的老旧对联:“勤俭是立身之本,奉献是为人之责”,这也是徐仲友一生的信条。过去6年里,这位老人已陆续捐款超过20万元,几乎是他大半辈子的积蓄。
徐老先生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他的妻子常年卧病在床,不久前刚刚去世,儿子因车祸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无法外出工作,而3个女儿各自成家,时常会带些饭菜前来看望,她们各自的家庭情况也并不宽裕。记者从新乐一村村委会了解到,徐仲友如今居住的地方是村里年代最久的一批老房子。屋内摆放的也都是些老旧家具,但老人打理得十分干净整洁。
2019年,牌头镇新乐一村为村里的困难家庭成立关爱基金,徐仲友得知后果断捐出了10万元,这笔巨款是他退休后在工地做保安时一点点攒下的;2022年,村里的爱心食堂开张,他再次捐款8000元;每逢过年过节,只要条件允许,他都会自己掏钱为村里的老人们派发红包。有一年重阳节前,他捐出了26000元,用于慰问村里的老人们。当别人问起他的情况,他只说自己是党员,这都是应尽的责任,就这样,他一次又一次将自己省吃俭用的钱全部捐出。
“徐爷爷是我们村里党龄70年的老党员了,如今他年纪大了,儿子又行动不便,村里提出来给他请一个保姆,他也不愿意,坚持自己掏钱。”新乐一村村委会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王慧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