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绍兴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成果《浙东运河文化研究》系列丛书日前出版问世,10月17日上午,在浙东运河(绍兴段)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交流活动上,我市发布了这一绍兴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成果。
浙东运河文化研究是“十四五”期间绍兴文化研究工程的重大项目。据市社联主席王静静介绍,我市从2021年开始谋划这套丛书,丛书的研究编著由鉴湖研究会作为主要学术平台,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加强高校专家与民间学者的融合联动,同时面向全国邀约到了高水平的运河文化专家参与课题组,其中多位专家长期深耕运河研究领域,如中国水利史研究会会长谭徐明、中国水利报社原副总编辑张卫东几十年来对浙东水利、运河文化研究有着很深的造诣;浙江外国语学院校长张环宙早在15年前就是《中国运河开发史》的主要撰写者和副主编。丛书初稿于2023年年底完成,经过浙江大学出版社精心编审,于今年9月出版问世。
《浙东运河文化研究》系列丛书共10部,约450万字,是第一部系统性研究浙东运河的百科全书式著作,由著名水利专家谭徐明、邱志荣任主编。《浙东运河简史》《浙东运河工程文化遗存》《浙东运河民俗风情》《浙东运河历代诗歌总集》《浙东运河名人传记》等10个选题全面涵盖了运河史、文化遗产、运河生态廊道、名人行迹、文学诗歌、名城名镇、民俗民风、传统产业等方面内容,既独立成题,又相辅相成,生动展现了浙东运河水利水运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充分反映了浙东运河博大精深的总体面貌和历史底蕴。丛书既是浙东运河历史文化的普及读本,也是深化学术研究、开展对外交流的重要文献。
这10部“丛书”是“十四五”期间绍兴文化研究工程6个重大项目中首部问世的学术成果。它拓展了浙东运河研究领域,通过对史料的多视角挖掘解读,以及文化遗存的最新发现,弥补了浙东运河历史文化的诸多遗漏,将浙东运河与中国历史、中国大运河的相关性、独特性及其历史地位更为生动地呈现出来,实现了对既往浙东运河研究体系的升级和超越,为丰富我国运河文化学术研究贡献了最新成果。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王慧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