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2025年国考报名进行到第五天。
2025年国考共计划招录3.97万人,招录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本次国考招录特点明确,继续向应届生及基层一线倾斜。
报名开启前四天,总体呈现出热度攀升的趋势,总报名人数超75万人,最热门职位已有4335人报名,仅招录一人。
招录人数再创新高
继续倾向应届生及基层一线
本次国考共计划招录3.97万人,再度创下历史新高,但增幅明显放缓,较上年增幅为0.4%。
其中,设置2.67万个计划专门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有2.75万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继续向应届生及基层一线倾斜。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国考中应届生招录比例明显上升。专门面向应届生招录的比例,由2019年的39.17%上升到了2022年的67.3%,2023年、2024年和2025年皆在七成左右。
2023年11月26日,在南京林业大学考点,考生进场准备参加考试。新华社资料图
本次国考公告明确,报考者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对于2025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0周岁以下。
根据报考指南,2023年和2024年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两年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且满足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条件的,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另外,近年来,国考继续贯彻落实《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充实基层公务员队伍。
本次国考中,艰苦边远地区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职位,可采取调整学历、专业、工作年限和经历条件以及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同时从中拿出一定数量职位面向当地户籍或者在当地长期生活、工作的人员招考。
报名热度攀升
“冷热不均”现象仍存在
本次国考报名热度依然不减,据相关机构统计,截至18日晚,总报名人数超75万人。
记者注意到,中华职业教育社联络部仅招录1人,已经有4335人报名。该职位招考专业广泛,包含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共9大类,要求学历本科及以上,对政治面貌、基层工作年限、服务基层项目均无要求。
2018年12月2日,在南京林业大学考点,考生排队等候进场。新华社资料图
很多人在相关讨论中提到,不看好自己能在四千多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但希望通过这个仅有的符合条件的岗位参加笔试,积累相关经验。
与此同时,据相关机构统计,截至18日晚,仍有894个岗位无人报考,无人报名职位集中在金融监督管理局、税务局、海关、海事局等部门。
可以看出,本次国考报名中,“冷热不均”的现象仍然存在。对此,华图教育研究院专家刘有珍向记者表示:“其主要原因是岗位的招考条件,次要原因是岗位的工作环境、工作强度。有些岗位许多专业的考生都能报考,不限制应届生身份以及考生性别、政治面貌、基层工作经验等,这种岗位很容易受到考生青睐。”
他还表示,部分岗位既限制政治面貌、基层工作经验、服务基层工作经历,同时强调岗位工作强度大,限男性报考,种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导致无人问津。
总体来看,近年来国考报名“冷热不均”的现象有所缓解。
据中新网此前报道,在2024年国考报名中,截至报名结束,最热职位报录比超3500:1;2023年国考报名中,截至报名系统关闭前半个小时,最热职位报录比近6000:1;而2022年国考报名中,截至报名通道关闭时,最热职位报录比接近“两万选一”。
国考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
专家建议尽早准备省考
今年国考报名开始后,“没有能报的岗位”在多个社交平台引发讨论。很多人发消息称,自己准备国考已久,但在报名时却发现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受限的原因包括非应届生、专业限制、基层经验限制等。
记者采访了多名发帖网友,有人表示自己会计专业想报考山东威海岗位却发现基本都要应届生;也有人称自己没有目标城市,但作为英语非应届的考生没有看到一个适合的岗位;还有人表示自己工作后辞职读研获得应届生身份,却发现自己的研究生专业没有符合的岗位。
中公教育公考专家李茜告诉记者,今年的国考岗位设置和往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没有能报考的岗位”相关话题引发热议,主要还是国考报考热度高的原因。
李茜还提到,每年招录对专业范围都有明确要求,国考的招录“主力”主要集中在税务、铁路公安、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局以及金融监管部门等具有公共管理职能或者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一直偏向具有经济、金融、计算机、财政学等专业背景的人才。对于这些专业以外的人,确实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
2025年国考招录数据显示,今年税务系统计划招录23014人,约占总招录人数的57.9%,是不折不扣的“招录大户”,利好经济、金融、财政等专业的考生。
除税务系统之外,铁路公安、海关等执法机构的招录也比较可观,尤其是金融监管部门,今年“扩招”力度较大,招录2440人,与去年相比招录人数增加了780人,涨幅高达47%。
“还有不少人不了解国考要求,对专业的理解太窄,自己最小单位的专业确实没有适合岗位,但专业所属大类是可以报名的。比如智能制造,直接搜几乎没有合适岗位,但该专业属于机械类专业,适合的岗位很多。”李茜建议,没有适合岗位的考生,目标应该定在接下来的省考和事业单位考试,能找到很多适合的岗位。
(越牛新闻综合海报新闻、人民日报客户端、新社等)
作者: 编辑:倪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