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深化思政课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铸魂育人

2024-10-20 08:38

来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人是关键因素,而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要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改革,更好地发挥其铸魂育人功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

一、推进思政课改革要坚持六大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才兼备的可靠接班人。思政课在引领学生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有着关键作用。《决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守正创新、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全面依法治国、系统观念六大原则。这六大原则同样适用于指导思政课改革。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思政课改革的政治本色,以人民为中心是思政课改革的使命旨归,守正创新是思政课改革的根本方法,制度建设是思政课改革的可靠保障,依法治国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系统观念是思政课改革的基本思路。

二、推进思政课改革要融合“教育”“科技”“人才”三个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化思政课改革要注意这三者的融合。首先,思政课要积极探索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在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发挥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在铸魂育人、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方面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其次,思政课要注重政治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一方面要将培育具有坚定政治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的有为青少年作为己任,体现政治性;另一方面思政课又是培育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课程,要把涵育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重要使命。需要注意的是,要融合“教育”“科技”“人才”三个关键词,思政课必须加强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空间创新、教学评价创新,将创新驱动作为思政课改革的灵魂。

三、推进思政课改革要抓住完善立德育人机制这个“牛鼻子”

第一,要通过推进思政课改革,健全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机制。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重要任务。广大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协同党建、协同教学、协同教研、协同科研,致力于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全程协同和同频共振。第二,要通过思政课改革,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从德智体全面发展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是简单的词汇添加和培育目标叠加,而是育人理念的全面转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应该品德高尚、才识卓越、体魄健康、审美健康、热爱劳动,思政课教学要将德、智、体、美、劳培育任务有机整合起来。第三,要通过思政课教学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形势下,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创新能力,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被时代淘汰的命运。通过改革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思政课的重要任务。第四,要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思政课的数字化改革,通过数字化赋能,让思政课教学活起来、动起来、好听起来,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四、通过深化思政课改革不断提升学生的民主法治素养

首先,要通过思政课改革不断提升学生的民主素养。民主,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对”中揭示的破解历史兴衰周期率的好办法,是中国共产党从只承载几十名党员的小小红船发展为载有九千多万名党员的巍巍巨轮的成功密码。要通过思政课改革,用创新的教学理念、鲜活的教学内容,将民主概念植入青少年头脑中,引导学生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深刻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其次,要通过思政课改革不断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规则意识、法治理念是支撑市场经济运作的契约理念的本质。思政课要不断深化改革,创设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现场考察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不断提升法治素养,厚植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作者单位 绍兴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裘 斌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