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假日爱心学校”上课
最近,绍兴东湖街道永宁村村两委召开会议,一致通过帮困助学金发放标准。“其实我们村发放帮困助学金已有20多年,但以前发多少,没有明确规定。现在根据村民家庭困难情况,每年发放额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永宁村工作人员张梅兰说。目前,根据发放标准,村里已摸排出8名符合条件的小孩,准备在春节前将助学金发放到位。
永宁村包括永宁和永仁两个自然村,共有790余户人家。早些年,因毗邻城郊接合部,永宁村在绍兴客运中心附近建立废旧金属交易市场,并于1995年投入使用,村里开始有了经营性收入,村民的口袋渐渐鼓起来。
“村集体收入不断增多,有了经济能力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张梅兰说,她1991年进入村委工作,对村里关心下一代的举措记忆犹新。永宁村从1997年开始发放两种特殊福利:励志奖学金和帮困助学金。考上重点高中的孩子,每人奖励600元至800元不等;考上大学的孩子,每人奖励800元至1300元不等;考上研究生或者博士者,每人奖励3000元至6000元不等。2023年,发放励志奖学金近3万元。
除了确保村里的孩子上得起学外,还要上得好学。从2000年起,延续至今的“假日爱心学校”,解决了村民节假日无法照顾孩子的烦恼。当时,村民大多在周边做生意或者工厂上班,节假日没时间带孩子。永宁村委看在眼里,及时找到两位热心村民阮培坤和王康梅,让他们张罗“假日爱心学校”。
“这个爱心学校,每年暑期举办,招收村民和外来建设者的孩子,最多一年有80多人。我们负责安排课程,包括手工兴趣课、书法课、心理课等,还邀请辖区学校的老师辅导孩子们做作业。”阮培坤说,转眼,爱心学校已经办了23年。
虽然永仁自然村已经拆迁,村民居住到附近滋江家园小区,但每到暑假,该村的孩子们仍会背着书包赶到村委活动室,参加假日爱心学校,在这里过个快乐暑假。“有些孩子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但赶上暑假,他们就会抽空赶来给小弟弟小妹妹们上课,这就是爱的传承。”永宁村有关负责人说。
前些天,绍兴市关工委、区关工委等组成的验收组来到永宁村,对其创建“全市标杆型基层关工委组织”进行验收。“励志奖学金、帮困助学、假日爱心学校等做法得到常态化落实,难能可贵。”验收组相关人士说。
(越牛新闻综合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夏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