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晓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谢谢王章伟老师,让我们能在家门口欣赏合唱艺术。”近日,“运河新韵 鉴湖放歌”原创合唱作品展演在鉴湖街道栖湖公园举行,骆家葑村村民傅丽萍表达了激动的心情。
在合唱展演中,王章伟担任策划、联络、创作、指挥等。这是他任文化特派员以来首次参与组织和筹办的大型合唱活动,15个原创合唱节目获得现场阵阵掌声。这次合唱展演有幸登上央视,向全国观众展示了越地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鉴湖之畔栖湖公园的优美风景。
成立村“四季如歌”合唱团
面向秦望山的骆家葑村河清水秀,环境优美,毗邻栖湖公园。该村经济活跃,有民营企业20多家,2023年村级经营性收入2170万元。富裕起来的村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该村党委委员骆华强是文艺爱好者,喜欢唱歌和书法,在他的组织下,村里文娱活动精彩纷呈,还成立了全市首家村“合唱创作工作坊”,成为全市合唱名家的创作和交流之地。工作坊邀请了不少音乐系教授前来进行合唱专题讲座,市里的合唱团也来村里倾情献演,让村民感受到了合唱艺术的魅力。
“如今王章伟老师成为我们村的文化特派员,以后文化活动有了固定导师和顾问。”骆华强说。
在绍兴合唱界,王章伟名气不小。今年40岁出头的他,是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师,还担任绍兴市合唱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今年6月份,受越城区委宣传部聘任,他作为首批区级文化特派员,被下派到鉴湖街道骆家葑村。
“村民可以听,可以欣赏,但这远远不够,还要会唱,唱出他们的幸福生活。”王章伟把对唱歌有兴趣的村民组织起来,成立骆家葑村“四季如歌”合唱团,包括中老年团和少儿团两支团队,分开授课,每周各训练一次。在训练中,他要求团队成员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包括呼吸运用、声带闭合、声音位置、共鸣腔体、咬字吐字等。
“要唱好,不太容易,尤其是对于没有音乐基础的村民来说,要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的示范,让他们循序渐进地学习。”王章伟说。
持续两个多月的教学,让合唱团的村民信心满满,“王老师的课很生动,让我喜欢上了唱歌,它可以让人身心愉悦,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村民傅丽萍说。
痴迷于合唱的“大师”
80后王章伟是台州人,硕士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原先一直在家乡工作。2012年,他跟随爱人来到绍兴,入职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担任该校音乐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在新的环境里,王章伟成了“拼命三郎”,除了每年承担十几个大班、1000多名学生的教学任务,还相继开设了《歌唱艺术与训练》《合唱艺术与训练》《经典歌曲与中国精神》等5门音乐美育课程,每学期选课人数爆满,深受学生爱戴。
课余时间,他积极指导学生参加艺术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艺术实践,策划各类文艺晚会,被同事和学生尊称为“大师”。“王老师不仅专业优秀,上课幽默风趣,还教会了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学生吴越成说。
音乐艺术的门类很多,王章伟在独唱、作曲方面均有造诣,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奖项,但他最痴迷“合唱”。“合唱是多声部的人声交响,具有其他音乐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声音效果,可以直击人的心灵深处,引发强烈共鸣。绍兴的合唱氛围很浓,给了我走出去交流和学习的机会。”王章伟说。
不遗余力传播合唱艺术
为了传播合唱艺术,王章伟从学校教学走向社会公益服务。去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前期,他在鉴湖街道临时组建了一支农民合唱团,指导他们合唱迎亚运主题曲《等你来》,用农民纯朴的歌声唱响亚运热情。今年国庆期间,他带着学校天籁音乐社合唱团来到黄酒小镇,向游客献唱《我们都是追梦人》《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用嘹亮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祝福。
这些年来,王章伟还不遗余力地做好合唱艺术传承工作。他走进东浦街道热诚小学、阳明中学、绍兴高级中学等,为那里的合唱团提供义务辅导。每个周末,他还到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红领巾少儿合唱团辅导授课。
前不久,他将自己创作的合唱作品《守望运河》免费提供给该合唱团演唱。“无论刮风下雨,王老师都会赶来给孩子们上课。在他认真专业的指导下,我们合唱团在省市各类比赛中屡获大奖。”红领巾少儿合唱团负责人杨琤说。
王章伟说,作为区级文化特派员,他会竭尽全力促进农村音乐文化品牌建设,提高当地村民的艺术素养。还将组织音乐创作团队,打造骆家葑村村歌,让村里的“四季如歌”合唱团来唱来演,并拍摄成MV,共同唱响乡村幸福生活。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邵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