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王坛镇蒋相村的蒋相禾农业稻蛙共生基地,绿油油的水稻连成一片,长势喜人,这里50多亩的稻田内养殖的黑斑蛙预计有百万只,呈现出“稻+蛙”立体生态种养殖的生动画卷。
基地负责人黄鲁鑫告诉记者,“稻蛙共作”采用的是生态种养循环模式,青蛙吃虫,粪便肥田,不仅提高了稻谷和黑斑蛙品质,也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如今,这批黑斑蛙亩产在500公斤以上,市场批发价每公斤60元,加上即将成熟的水稻,一亩“稻蛙”的利润能达到1万-2万元。
下一步,蒋相禾农业稻蛙共生基地将继续扩大规模,同时开发生态研学游项目,带动更多农户加入进来,把“稻蛙田”变为“致富田”,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尉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