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这就告诉我们,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解好两道“融合命题”,即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两道“融合命题”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创新,而且彰显出对文化发展形态和文明演进趋势的深度重塑,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价值,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篇章指引了方向。
一、解好两道“融合命题”是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核心引擎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最根本的是要推动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硬支撑”,这就需要找到文化创新创造的链接点。而这个链接点,正是两道“融合命题”即“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解好两道“融合命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插上新翅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文化+科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所形成的新质生产力,其显著特征就是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与传统文化生产力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不同,在数字化时代,信息、知识和技术成为文化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极大地提升了文化内容的生产效率、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社交媒体、在线视频平台等数字化平台为文化内容的创作、传播和互动提供了全新的渠道。通过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力,联结地域、产业、人才,融合发展的同时不断赋能文化产业加速“破圈”,由此产生的乘数效应成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解好两道“融合命题”,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注入新动能。未来的竞争力,来自于将文化优势匹配先进科技,产生超大规模的经济效益和强有力的价值观输出,助力文化领域弯道超车。解好两道“融合命题”,其实质就是文化科技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近年来,一些历史文化街区拥抱现代科技,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跨界交流、历史与现代时空穿越的新场景。一些博物馆则通过数字科技激活收藏、展览展示、宣传教育、文创等各个业务端口,为文化传承、弘扬、宣传拓宽了通道。因此,文化和旅游融合、文化和科技融合形成两大新动能是文化产业的新亮点,也是未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更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着力点。
解好两道“融合命题”,为满足生活高品位带来新体验。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数智化时代,运用智能化工具能够生产出更多交互性更强、体验感更好的文化产品,以满足群众文化消费新需求。文化新业态凭借人工智能、VR、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空间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打破时空限制,为人民群众打开无比灵动的想象空间,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
二、解好两道“融合命题”必须撬动三大战略支点
深化改革、守正创新和双向赋能是把文化建设放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整体高度定位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好两道“融合命题”、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战略支点。
一是深化改革。这是解好两道“融合命题”的内在动力。以往党的文献中都提“文化体制改革”,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到“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这意味着新一轮改革将更加注重文化企业和单位的内部组织活动,让市场主体按市场规律自主运营发展,以此激活其内生发展动力。2022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46%。一般来说,占比超过10%的城市(如北京、杭州、成都)被认为文化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核心产业,超过5%的城市(如上海、深圳、南京、广州、宁波、苏州、厦门等)被认为文化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这表明,以全面深化改革的澎湃动力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尚有较大的操作空间。为此,下一轮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着力点,就在于创新思路和方法,更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更加公平、更具生机、更有活力的市场生态,促进文化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二是守正创新。这是解好两道“融合命题”的根本遵循。守正,是根本、底色和前提。绍兴拥有“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名士之乡”等众多头衔,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敢作敢为、创新创业的“胆剑精神”孕育出了勾践、王充、陆游、王阳明、秋瑾、蔡元培、鲁迅等著名历史人物,为绍兴的文化注入了深刻的精神品质、经世智慧。只有坚守好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才能确保文化“融合命题”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这是我们的使命担当,责无旁贷。创新,是动力、出路和愿景。近年来,绍兴坚持数字赋能和创新转化,利用新技术深化数字景区建设,完善智能停车、云上博物馆、语音导览等智慧旅游服务系统,开发景区沉浸式体验场景,建设名人故居保护数据库……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开发,使越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时代潮流相融通,为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拓展空间、拓宽路径。实践证明,只有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才能在解好两道“融合命题”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是双向赋能。这是解好两道“融合命题”的制胜法宝。就“文化+旅游”而言,文化附加值将成为旅游核心竞争力之一。文旅融合产品要提升用户体验感,提振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从而增强用户黏性。要拓宽受众群体,吸引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爱好的受众,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促进文化传播,让旅游产品更加生动有趣地展现文化内涵,降低文化传播的门槛。以新兴业态为切入点,促进文旅产业耦合蝶变,不断探索“文化+旅游”新的融合点,进一步激活各类文旅主体的创新活力,创造更多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性成果。就“文化+科技”而言,要大力培育发展数字创意、数字娱乐、网络视听、线上演播、数字艺术展示、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丰富和提升数字文化产品供给品质。着眼产业发展需求,着力提高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新一代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保障。把着力点放在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领域,在众多文化元素中深度提炼出具有较高辨识度的文化品牌,从而把长期沉寂于博物馆内或遍布各地的文化资源予以活化,赋予其新的形式和意义。
作者单位 绍兴市文史研究馆 刘孟达
作者: 编辑: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