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分析榜单,能看出浙江民营经济发展中三股不可小觑的新动能——产业结构变革开辟新路径,企业转型升级增添新活力,区域均衡发展奠定强基石。
很长一段时间里,浙江民营企业牢牢锁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上榜总数第一的宝座。这次,浙江有19家企业入围“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终于把这个“第一”也拿下了。
“这背后有服务业企业的努力,也折射出浙江产业结构调整变化的新趋势新亮点。当前浙江服务业与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是高度匹配的。”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长于晓飞告诉记者,浙江互联网、软件等信息产业,工业设计、工程技术与设计、人力资源等新兴服务业,以及文化及相关产业都在近些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再看“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浙江不仅蝉联第一,含金量也大大提升。今年上榜企业增加了9家,体现出浙江制造业逆势上升的韧性。
“浙江制造业上榜企业数量猛增,得益于企业创新活力的增强、产业投资能力的提升、新增长点的开拓,体现了浙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于晓飞说,2023年,浙江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43.6%,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8.5%,电子信息机电、专用电子设备制造分别比上年增长70.7%和28.1%,均有大幅提升。
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研究员程聪认为,这与浙江在制造业的前瞻性布局和持续性稳定政策实施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与重点建设“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88个核心区和协同区、大力扶持浙江实体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紧密相关。
从区域分布来看,今年浙江实现了“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企业11个设区市全覆盖。其中,衢州企业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榜,实现了该地区上榜企业零的突破。
“浙江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做的诸多努力正在逐渐显现成效。”程聪分析,“浙江推进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等举措助力山区县发展,尤其是为山区县量身定制‘一县一策’,做强做优‘一县一业’,实现各区域特色错位发展,带动不少地区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内容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