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柯先进光电显示产业项目1号厂房结顶。
记者 夏永江 阮宝夫 杜珊珊
柯桥西部,临杭之地,曾孕育了产值上百亿元的纺织产业。如今走在这片土地上,看到最多的却不再是水泥铺地、机器声轰隆的纺织车间,而是一个个千级、万级无尘车间。
转变背后,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以下简称“杭绍临空示范区”)发挥了强劲的推动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作为绍兴“2+6+N”平台体系中两个引领型高能级战略平台之一,自2022年10月正式挂牌,杭绍临空示范区刚满“两周岁”。两年来,示范区以新一代光电信息产业和临空综合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全力建设“杭绍光电谷、临空智创城”,已累计签约引进星柯光电、兴华芯、芯链等产业项目24个,总投资640亿元。
近日,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采访团深入杭绍临空示范区,感受这里的产业之新。
从无到有育“新质”
从无到有,且一跃成为省级支持、市级统筹的大平台,注定了杭绍临空示范区的产业能级必须向“高”。
有多“高”?从总投资310亿元的星柯先进光电显示产业项目可见一斑。该项目依托国家工程实验室及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金奖等相关技术,聚焦光电显示领域的核心“卡脖子”难题,致力于打破国际巨头在该领域的垄断,实现国产替代,已成功列入省特别重大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额及奖励用地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
项目已于今年6月开工,计划分两期建设高性能载板玻璃、智能制造基地及研究院、高端柔性显示器件、MLED显示芯片及模组等项目。其中,一期1号厂房高性能载板玻璃项目预计今年年底点火投产。
杭绍临空示范区管委会招商服务局局长叶港告诉记者,今年新签约引进项目12个,总投资452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个,均为光电信息类新质生产力项目。
产业能级,决定了产业的想象空间和发展潜力。围绕省里赋予的“全国一流临空智造区、杭绍同城合作创新区、绍兴未来城市实践区”战略定位,以及绍兴重点发展产业方向,杭绍临空示范区在起步之初,便确定了以新一代光电信息产业和临空综合服务业为主导产业。
从纺织到光电信息,无异于一次重新创业。杭绍临空示范区空间范围涵盖钱清、杨汛桥、华舍3个街道,辐射带动夏履镇,规划面积165平方公里。辖区原产业多为纺织、化纤等传统产业,且产业发展空间严重不足。
规划先行,谋定后动。杭绍临空示范区划定光电信息产业片、融杭数智产业片、康养时尚产业片三大产业片区,其中光电信息产业片规模31平方公里,位于示范区核心区域。通过成片拆迁、空间盘整、存量更新等模式,杭绍临空示范区两年来已累计盘整土地4900亩,为新产业腾出空间。
聚链成群筑优势
一片6×6英寸的半导体光罩,均价约3万元;一小块3×3毫米的微纳光学器件,要价1美元……从兴华芯、燃腾光电等落地企业生产的产品中,可以直观感受到杭绍临空示范区新质生产力的“质”。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各地争抢的“新风口”。如何建立独有的竞争优势?杭绍临空示范区的解法是:在细分赛道和产业集群上发力。聚焦光电信息“芯屏器合”细分赛道(“芯”指芯片;“屏”指新型显示;“器”指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制造;“合”指人工智能),打造光电信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
润昇新能源产业园内,齐力半导体(绍兴)有限公司租赁的厂房已完成基础改造,一台台精密设备陆续搬入千级、万级防尘车间。随着一期项目产能的全部释放,预计可生产大尺寸AI芯片Chiplet(芯粒)200万颗,GPU、CPU及消费类电子产品总产量超6000万颗。
半导体工艺流程包括前道晶圆制造工序和后道封装测试工序。目前,单一芯片工艺制程已经逼近物理极限,且通过迈向更先进的制程提升芯片性能的成本呈指数级增长,而先进封装打破了“存储墙”与“面积墙”,成为提升芯片性能中的低成本最优解。
“目前我国高算力大尺寸芯片封装工艺主要依赖国外,我们的项目投产后有望解决国内Chiplet先进封装数据不完整、工艺不成熟等技术缺陷,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齐力半导体(绍兴)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建友说,目前,公司已接到了1100余万元订单。
紧盯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且致力于国产替代的顶尖项目,杭绍临空示范区从无到有构建起一条“芯”赛道产业链,从前道制造环节的光罩、光罩保护膜到后道先进封装,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优化产业生态圈
两年时间,从无到有,累计对外招引24个项目,总投资640亿元;实施内生项目52个,总投资267亿元。杭绍临空示范区项目引育跑出“加速度”,得益于一套产业生态“组合拳”。
首要是高效的政务服务。“我们坚持扁平化运作机制,建立了‘项目专班’一对一全程陪跑陪办服务,并依托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持续优化涉企增值服务,助推项目快速落地,创造了多个‘临空速度’。”叶港说。比如兴华芯半导体光罩项目,仅用12个月实现了从开工到首张样片产出;总投资310亿元的星柯先进光电显示产业项目,实现49天签约、100天开工建设、120天1号厂房结顶,朝着“当年签约、当年投产”的目标加速迈进。
其次是优质的创新环境。杭绍临空示范区创新构建了“政策+基金”支持体系,推出光电信息产业“创十二条”人才专项政策,推进杭绍两地人才互认、平台共用、成果共享,并成立总规模50亿元的光电产业基金。
再过几天,公铁水空国际枢纽中心项目先行区将动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10亿元,已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以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为核心,打造集货物集散、运输、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物流平台。建成后向东可实现海铁联运集运出海至宁波舟山港,向西可搭载中欧(义新欧)班列入内通欧,向北可衔接萧山机场空运出港。
可以想见的是,不久后,杭绍临空示范区将成为浙江乃至长三角对外开放的新门户,产业磁吸力、开放型经济活力持续增强,成为新质生产力先行区、示范区。
作者: 编辑:胡鑫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