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G8388列车,串联起上海、南京、合肥、杭州等长三角城市,将黄山、九华山、西湖等著名景点串珠成链,吸引全国各地旅客打卡体验畅游长三角。
今年的上海旅游节,在黄山、嘉兴、盐城、南通和靖江等长三角城市和地区设立分会场,实现客源互送、资源互享。
上海“下一站”
“之前出差经常经过南通,这里的海鲜特别美味。”假期里,上海市民王先生到江苏如东、启东等地来了一场自然生态之旅。“除了旅游,到这里来居住一段时间,也是不错的选择。”
作为上海旅游节分会场,南通通过线下展演推介、线上直播互动向上海市民游客发出“江海有情,南通有请”的邀约。
今年的上海旅游节设立了八个分会场,其中设在长三角的分会场有五个,分别是黄山、嘉兴、盐城、南通和靖江。与长三角城市文旅“梦幻联动”是上海旅游节一直以来的特色,从假日列车客源互送、文旅消费券发放,到精品线路推荐、一卡畅游长三角等,长三角城市之间的文旅融合也成为一体化发展的一种体现。
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铁春燕表示,每年有数百万上海游客来盐城康养度假,上海已然成为江苏以外盐城的第一大休闲旅游客源地。
作为上海旅游节分会场唯一的县级市,江苏靖江在南京路步行街通过主题花车的形式,把百里江岸线的亮丽风光、四季美食城的幸福生活浓缩其中,向上海市民游客展示了这座别具魅力的滨江小城。
黄山市已连续三次作为分会场城市参与上海旅游节。“上海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黄山是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持续深化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合作,黄山市要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黄山市相关负责人说。
花样“上新”
据统计,2023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25.74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1万亿元,占中国国内旅游人次、国内旅游收入比重分别为52.6%、63.1%。近年来,长三角城市在文旅方面的合作愈发紧密。
不久前举行的长三角旅游协会联席会议上,沪苏浙皖文旅部门“组局”推介,三省一市推出30条精品旅游线路,从文明探源、红色旅游、考古研学、高铁线路等方面整合资源。
“拓展长三角区域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非遗馆、图书馆等机构的交流合作,加强馆际联动和服务功能联通;利用长三角三省一市高铁环线开行、枢纽城市一体化联动,推动各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助力‘小城’融入‘大网’和长三角文旅资源开发的提质增效、升级扩容;精心打造‘长三角美好旅游目的地’新品牌,从休闲、康养、自驾、研学等新时代旅游趋势着手,由点扩面,推出一批紧跟时代、贴近人民、生态赋能、文化赋能和旅游带动的创新做法……”沪苏浙皖四地旅游协会共同发布了“嘉兴宣言”,在联合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公共服务优质优享、加强高铁枢纽城市一体化联动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浙江嘉兴海盐县通元镇打造音乐节、非遗传承等活动,探索“农文旅+康养”多元发展;绍兴黄酒小镇推出光影艺术体验馆,带游客沉浸式体验传统黄酒文化,推动文旅融合焕发新活力;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策划“科创、人文、生态、运动、国防”五大篇章度假研学路线;江苏周庄古镇打造《只此周庄》行浸式多维空间剧,带来独特文化体验;黄山市新安江山水画廊串联起沿线村落,游船间体会当地风土人情,均生动展现“万物皆可游,处处是场景”的文旅新业态……长三角地区特色文旅花样“上新”。
“如果每个地方都各自为政,文旅产业是没法进一步发展的,在经济活跃、交通发达而且文旅资源丰富的长三角区域更是如此。”浙江省旅游协会会长陈妙林强调,要想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协同发展就是“高速路”,把三省一市的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串联起来,长三角旅游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快进慢游
交通网络的加密,助力长三角地区的文旅合作。
上海站至上海虹桥站的G8388次长三角“大环线”列车,给游客提供了更多样的便捷出行选择。自今年6月15日上线运行以来,截至9月29日,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列车累计发送旅客约41万人次,已成为环行于长三角的新兴高铁文旅IP。9月30日,伴随长三角超级大环线G8388次列车冠名“大黄山”品牌列车首发,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与安徽省黄山、池州、安庆、宣城四地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推进“大黄山”地区文旅合作交流、文旅产业发展、物流产业升级,助力打造“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让“流量”变“增量”,让“过客”变“常客”。
新近开通的杭温高铁,也缩短了长三角多个城市的时空距离。杭州和温州变成“1小时高铁圈”邻居,而长三角的头部城市,如上海、南京,也将因为这条高铁线路获益。
就在国庆前,沪苏湖高铁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沪苏湖高铁作为上海、苏州、湖州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大项目,建成运营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布局,助力“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China Travel”火爆不减,长三角多个城市的文旅联动,正促进区域整体对于境外游客的吸引力,通过协同发展和合作机制,打开更大的国际市场。
(内容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