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智祚农谷里种番茄,产量增5倍

2024-10-10 15:03

来源:

宛如太空舱的农业大棚、无土栽培的“雾耕”蔬菜、无人值守的智慧农场……近日,鉴水科技城智祚农谷一期项目建成。记者驱车从绍兴越城迪荡出发,约10分钟后抵达这片“聪明田”,进入雾耕大棚,每走几步就会遇见一项“黑科技”。

雾耕大棚内种植生菜。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智祚农谷位于绍兴越城区东湖街道高平村、仁渎村,由鉴水科技城投资,省农发集团建设施工并运营,项目投资5000多万元,占地近1700亩,是全省首个位于市中心的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位于窑湾江以东3公里区域。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这里农田连片,雾耕大棚、农事服务中心等矗立在田野上。

“瞧,番茄开始结果了。”智祚农谷运营负责人周建华指着几颗带着茸毛的小绿果说:“相比传统种植方式,这里的平均产量增加3倍,最多能增加5倍!”作物经过科学培育,根茎茁壮、枝叶繁茂。加之农田四季不闲,成熟周期更快。周建华告诉记者,据估算,一个大棚可年产番茄10万斤以上,远远高于传统种植模式产量;种植叶菜的话,25天就可以出产一批,而传统模式下需要1个月。

雾耕大棚内,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蔬菜工厂化雾培技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设施、机械等全程自动控制,实现了种菜“不见土”、种地“不见人”的农业新景象。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大棚内,根系悬挂在容器内,通过营养液压缩成气雾状喷到根系上,促进作物生长。作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充分营养,早上喷灌频率1000秒/次,临近中午频率是780秒/次。随着气温光照数值降低,晚上回落至3000秒/次。

“喷灌间隔是根据光照和温度调节,由‘智慧大脑’时刻把控。”周建华指向大棚内的机房,门口有一块显示屏,实时显示温度、湿度、营养液浓度等10多项数据,并实时控制调节,农业生产绝大部分流程实现自动化、无人化。“除了前期的打岔、授粉以外,作物生长过程几乎不需要人为干预。”省农发集团一位叫朱炜江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番茄外,这里还将培育水果黄瓜、叶菜等蔬菜瓜果,而且全程不打农药。未来,这里将通过引入航天技术,营造太空物理环境,探索农业科技新赛道。

如果说大棚的关键词是科技,西侧100米开外的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关键词则是科普。这里具备农机停放维修、粮食烘干等农事服务,农业科普展示,研学互动体验等功能。在一楼大厅展示的大数据屏幕上,显示着农田各项数据,同时还有视频介绍、趣味答题环节,现代农业科技在这里变得具象而生动。行走在智慧的田野上,金秋的稻穗迎风起伏,与附近的运河和远处群山相织成画。在农田变良田的进程中,智祚农谷还将举办稻田音乐节、田园轻露营、稻田市集等活动,为打造研学游基地的新“网红”造势。据了解,后天这里将迎来第一批研学游团队。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王宏超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