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长沙的坡子街派出所又双叒火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坡子街派出所不仅白天游客多,晚上11点还有游客扎堆,甚至凌晨3点还有人在排队,堪称长沙服务时间最长的“景点”。
这一切都源自于一档观察类真人秀节目《守护解放西》的热播。节目以坡子街派出所民警为核心,真实记录了基层民警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其中有不少纠纷调解、曲折案情,诞生出许多热梗,受到网友追捧。如今该真人秀已播放至第五季,作为节目中的重要场景,坡子街派出所自然而然地成了游客心中的“法治景点”。
坡子街派出所的走红,可以说是一场法治与旅游的融合对话。在传统认知中,派出所是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行为的严肃场所,而旅游则是人们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愉悦过程。在坡子街派出所这里,两者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这个国庆,通过将禁毒课堂巧妙地设置在“网红打卡地”,警方不仅完成了禁毒宣传的任务,更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到了法治的力量与温度。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满足了游客的独特体验,也有效提升了公众对法治教育的关注和接受度。
坡子街派出所的走红,某种意义上也是一次“政务公开”的尝试。在社交媒体和真人秀节目的推动下,这个原本封闭的执法空间被赋予了新的开放性和透明度。游客通过镜头看到了民警们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感受到了他们守护一方平安的辛勤与付出。这种适当的政务公开增强了公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也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人们通过打卡“法治景点”体会到,政务公开不只是单调的政策解读和数据发布,也可以是充满有趣互动、贴近群众生活的生动展示。
在肯定坡子街派出所创新举措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法治景点”虽好,但适度二字亦不可忽视。在推动法治与旅游融合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度,在充分利用新媒体力量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的同时,又要确保警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公共秩序的稳定。
长沙坡子街派出所的案例启示我们,社会治理和政务公开需要不断创新思维、拓宽视野,寻找更加贴近民众、接地气的方式方法。在打造“法治景点”的过程中,有时候注重形式的创新与趣味性,将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获得真正的法治启迪与收获。
本报评论员 陈江
(内容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 编辑:黄晨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