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说:“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近年来,我市教育部门传承蔡元培等绍兴籍教育家的优秀教育理念,围绕“美美与共”理念,在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配备、弘扬传统文化、搭建实践平台、提供条件保障等方面,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教育教学工作显著提升,既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发展特长的广阔舞台,又充分发挥了美育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育人功能。
越地美育,精彩纷呈
今年8月,全国青少年美育示范展演——2024“全民美育”青少年综合展演展示活动在宁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1个优秀代表节目集中亮相,柯桥区柯岩中心小学育才路校区学生阿依谢、乃菲赛参加了这次演出,这对新疆姐妹花表演了绍兴莲花落《种莲花》。据了解,柯桥区柯岩中心小学育才路校区是中国“曲艺之乡”教学传承基地和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由该校学生表演的曲艺节目已5次走上央视大舞台,5度参加全国展演。
这是我市积极打造越地美育特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在开齐开足中小学美育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越地美育课程的构建与实践探索。目前,我市已基本实现中小学音乐、美术课教师专职化,基本实现音乐、美术、书法专用教室全覆盖,全面实现校校有艺术节、艺术月、艺术周,校校有地方传统艺术、非遗文化特色美育课程,涵盖书法、合唱、器乐、越剧等多个艺术领域。
近5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引领中小学美术教师团队,在越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绍兴地域特色的山水、民俗、学术和艺术资源,以优化课程内容、推进美育实践为目的,采用“试教验证”“馆校合作”“成果展示”等方式,在各区、县(市)开展美育研讨活动,加强了区域间的协同、馆校间的联动与城乡间的互动,让更多教师参与美育实践,让更多学生接受美育。绍兴莲花落《种莲花》这一节目就是柯桥区柯岩中心小学育才路校区与柯桥区文化馆深度合作的一项成果。
作为书法之乡,我市开发了《书艺》和《书法课堂教学范式要则》地方教材,开创全省先河,在义务教育阶段每周开设1—2节书法课;连续多年开展全市中小学书法教育特色学校、十大书法社团、校外书法教育实践基地培育等创建活动,全市已有20多所省级书法特色学校;我市还连续通过市、县、校三级组织实施“万班千校”书法比赛,举办书法名家进校园、名家作品校园巡展等公益活动,营造浓厚的墨香校园氛围。
向美而行,成绩喜人
最近,新昌县育英小学入口处多了一道新景观:一幅长达40米的竹编“五线谱”,集中展示了学校的足球教育特色、竹文化特色、书香校园特色。这是该校美术教师丁成钢带领学校竹编社团的学生们,通过项目化学习自行设计和制作的一件作品。
“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们在亲身体验竹编创作中,领略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该校六(6)班学生王苡锘说。该项目化学习融美术、音乐、语文、劳动等学科于一体,引领学生用独具创意的艺术形式展现学校特色文化。
在我市,几乎校校都有类似的美育社团,开发了一大批美育课程。2023年,全市选出了105个中小学美育特色社团和100个中小学美育精品节目。“美美与共社团展”在市文化中心举行,还走进复旦大学参展。据了解,到2025年,我市计划实现每所学校培育两个及以上以地方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美育特色社团。
同时,我市推动美育与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美育资源,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带动美育全面提升。
最近,绍兴市高级中学的暑期学生美术作品展示受到多方点赞。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8周年,该校学生利用暑假阅读著名作家魏巍创作的长篇小说《地球的红飘带》以及沈尧伊根据该小说创作的同名长篇连环画,并通过画笔去感受和表现《地球的红飘带》中描写的赤子之心和爱国之情,完成了一次思想上的“长征”之旅。
“读了画家沈尧伊的《地球的红飘带》,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书中战士们一幕幕浴血奋战的场景不断地在我脑海中浮现,拿起画笔,我一边认真地临摹自己最为震撼与感动的‘娄山关大捷’,一边暗下决心继承和发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肩负起时代的新使命!”该校学生郑颜清说。
此外,我市积极搭建各类美育展示平台,每年组织开展以“胆剑魂·中国梦——阳光下成长”为主题的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并遴选节目、作品参加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近些年,我市在这一艺术节中的获奖数逐年提升,其中表演类节目省一等奖数量排名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三。
今年,从区、市、省级中小学生艺术节中脱颖而出,最终入选第十一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的柯桥区湖塘中心小学原创舞蹈《红孩子》又添新的荣誉,其剧照成为湘艺版国家课程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艺术》及配套教师用书的封面主图,成为我市美育教育领域的又一成果。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记者 王丽红 通讯员 孙如良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