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带火栖湖不妨打好三张牌

2024-10-09 10:06

来源:

栖湖赶在国庆前落成开放,比起那些拥挤的景区,这里人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栖湖美在湖山相映。近十年来,越城区不乏人工湖的营造,依托水系纵横的特殊地理条件,将原先的“荡”改造成湖,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但有碍于地理条件和城市发展方向,人工湖往往只是平原上“散落的珍珠”。而栖湖不一样,有山水相倚的错落之美。它得名于栖凫村,南靠会稽群山,与有名的秦望山相距不过三四公里,位置绝佳,山长水阔。此外,这里景观营造颇具匠心,利用地理特征上下起伏,搭配以堤、亭、廊等景观,绿植参差其间,是一处放松休闲的好地方。

但就是这么美的湖泊,本地人知道的不多,外地游客更是闻所未闻。

游过一遭,笔者倒觉得栖湖如若打好三张牌,未来名气可能要超过平原上的其他湖泊,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首先是打好建设牌。鉴湖街道距离古城不到7公里,车程不到20分钟,还有地铁1号线无缝连接。站在更大的视域来看,这里还接近绍兴全市几何中心,通达浙中、浙南。在这个“离尘不离城”的区域,要发展,必然要建设与之风格匹配的项目。

就目前来说,地铁小镇、TOD综合体、康养项目、文旅项目、人才培训项目紧紧围绕“南闲”主题集聚于此。养老是当前风口产业,未来应该以更大体量项目塑造区域发展品牌。从现场的情况看,这里还吸引了亲子游、户外游,不妨沿着这些方向,顺应民众的需求来发展。

其次要打好文旅牌。鉴湖是绍兴母亲湖,栖湖处于古鉴湖的精华段,是鉴湖遗留的一曲。稽山鉴水,底蕴深厚,值得挖掘的故事丰富,涉及名人、唐诗、水利等诸多内容。

从公开报道看,栖湖的景观营造有意借鉴“西湖十景”。但我认为栖湖在传播上可以蹭一蹭西湖,以“小西湖”博人眼球,但具体营造大可不必做复制版。这里是古越藏书楼创办人徐树兰的故乡,栖湖周边还有云松村、秦望村、十里筠溪景区,以湖为媒,串珠成链,形成富有特色的文旅群落未尝不可。

最后要打好水利牌。1800多年前的鉴湖是水利工程,是典型的人工湖。如今栖湖也是水利项目,主要通过人工湖及配套节制闸和闸站建设,在洪水期发挥蓄滞洪水的功能。附近的云松村早在越国时期就以“三级水坝”,抵抗凶猛而来的洪涝。未来的栖湖仍要扮演好这个角色。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王宏超 编辑:徐静怡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