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古城文旅处处精彩,街头巷尾越风遗韵“热”出圈。来古城旅游,除了走景区、逛商圈,漫步大街小巷正在成为年轻人体验城市文化的最新打开方式。尤其是越城区“茶饮、小吃、酒吧”三条特色街区的开街,使得绍兴游有了新的呈现模式,各个街区游人如织、人气暴涨,到处都是“人从众”的火爆场景。
然而,从全国各地的高速路况和城市出行热力圈来看,“热辣滚烫”似乎并不是绍兴的“一枝独秀”,而是全国各地文商旅市场“满园春色”的常态。
趁着这波热浪,今年国庆假期,我也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广州。挤破头,打卡城市地标广州“小蛮腰”;不远千里,走街串巷寻找网红美食老字号“陈添记”;慕名而往,探访传统风貌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这一幕幕,不禁让我联想到绍兴的鲁迅故里、“咸亨酒店”臭豆腐和历史文化街区仓桥直街,文商旅融合,如何赋予这些城市IP新的内涵?
同为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广州,带给我的惊喜,可远不止“人从众”的观感。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从记者的实地体验和现场观察来看,荔湾区用一个“永庆坊”塑造了老城市的新活力。
“永庆坊”作为广州市荔湾区西关核心区,是广州致力于打造历史文化传承和当代都市生活融合的中国新时代城市有机更新的标杆。在老城改造中,该街区不搞大拆大建,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形成“街、坊、约、里”岭南文化街区格局,突出“留人、留形、留神韵”,营造多元社区生态,实现文化和产业双重复兴。在永庆坊,鲁迅成了老字号“荔湾美食”座上客,李小龙祖居成为广府文化代名词,逛书店、喝早茶成为特色打卡节目……数字显示,永庆坊日均客流量已达2万人次,平常节假日日客流量可达8万人次,老城区街区走出一条历史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创新之路,焕发出勃勃生机。
横向对照越城区,同样是一座有着古城IP辨识度的宝藏城市,同样不缺历史文化街区和烟火风情,每一条街区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但其中,有几个街区每天的客流量能保持2万人次以上?以今年国庆假期为例,鲁迅故里每天的预约人数超过4万人次,承载量达到最大值;府横街“小吃一条街”开街,三日游客接待量为2.7万人次。可见,历史街区的“留量”空间还很大,名人代言古城茶饮美食,潜力仍然无限。
不难看出,让人气长留,让游客之外的市民群体在老街老巷中体验出新味道,挖掘更多特色和做好常态文章“双条腿”走路,或许是“节日经济”之后文旅融合持续“上新”需要思考的问题。毕竟,国庆长假不过是七天假期的“留量”时间,游客来了毕竟还要走。有机更新中打造多元化的社区生态,或许文旅融合会更加可持续。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汤桂平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