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真正的挚友

2024-10-09 09:24

来源:

文化因不同而丰富多彩,人生也因际遇各式的朋友而生动有趣。

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邓巴数字”概念,意思是一个人一生大约能交到150个朋友。这些朋友可能是工友、钓友、驴友、网友等,他们或因工作安排,或因兴趣爱好,或因偶然交会,就成了你人生中的朋友。

有些朋友终将会成为过客,一声招呼,两眼微笑,几句寒暄。有些朋友一定会让你或动容或伤心,好比投一颗石子入水,水波荡漾,可最终却又复归于平静,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并未奔赴彼此之心。

而可能有少数朋友,已经是你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甚至占据了你内心偌大的一块地方。此时,朋友会与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你的一时喜悦,朋友会由衷高兴;你的一场灾难,朋友更会拔刀相助。真正的朋友一定是遇喜显率性,患难见真情的。

此乃挚友也。

挚者,真挚也。只有真挚、真诚,才能真正地走入彼此之内心。

挚友,就是如伯牙与子期般的知音。伯牙绝不会在意子期樵夫的低贱身份,所以当子期病故,伯牙因痛失挚友而摔琴绝音。

挚友,也是“戊戌六君子”的铁骨侠情。为了革新变法、除旧迎新,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书写了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诗篇。

挚友,更是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由初见时的各自冷淡,到再见时的彼此欣赏,再到共同创作《共产党宣言》时的最佳见证,他们的友谊堪称举世无双。

孔子会为朋友的到来欢呼:“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李白会为汪伦的送别而高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苏轼也会为友人的陪伴而吟诵:“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道不同不相为谋,只有志趣相投才可成为挚友。

挚友,真好!

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挚友也会有缺点,就像美玉中的瑕疵,美女身上的缺陷。如果不能容忍,你将失去这个难得的挚友;如果你能包容,他终将成为你一生的宝贵财富。

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礼记》更有言:“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简单来说就是求同存异。我们应与挚友和谐相处,向着这个大方向,就须认同并包容挚友的所有缺点与过错。

蔺相如能放下廉颇曾对他的无礼与偏见,而把握住他的善良与忠诚,才铸成了两人的“刎颈之交”。

作为改革派的王安石和保守派的司马光,虽然政治立场各不相同,甚至针锋相对,但并不妨碍私下真挚的交往。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动情地说:“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挚友,可能有,也可能无。如果有了挚友,一定要好好珍惜,倍加爱护。因为一个知心的好友就像一盏明灯,能照亮自己前方;挚友更如寒冬里的一抹暖阳,会温暖自己的内心。马克·吐温说:“神圣的友谊如此甜蜜、忠贞、稳固而长久,以致能伴随人的整个一生。”

孔子早就给我们的交友提出过至理箴言:“益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挚友,会带来正直、诚信和博学多识,他会带给你许多正能量,犹如和煦的春风、甘洌的泉水、清凉的味道。挚友会使你美好的人生锦上添花,挚友也会使你在遭受挫折时充满力量。

由此观之,真正的挚友,讲究的是真挚——真诚以待,同甘共苦,道同义合;真正的挚友,重视的是求同存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诸暨市学勉中学 魏红达 编辑:徐静怡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