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管控多元化!滨海新区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2024-10-09 08:31

来源:

大气污染防治,事关新区发展大局。今年以来,滨海新区锚定“必争每小时,必争0.1微克”的目标,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实干苦干的作风,充分发挥新区大气污染防治联合调度指挥中心作用,确保第一时间将任务落实到位、隐患监控到位、问题整改到位,以超常规的举措、最硬核的担当,全力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提质进位。

建立长效机制

落实多元管控

“我们通过‘人防+技防’手段,对新区重点区域开展无人机巡查和夜间巡查工作,对道路扬尘、工地扬尘、堆场裸土覆盖、露天秸秆焚烧、工业企业废气排放、餐饮油烟等易产生污染源地块进行无死角、地毯式监管。”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光上月,通过走航监测、无人机巡查等手段发现问题36个,责任方均已进行整改。

今年以来,滨海新区严格执行“警示、调度、管控、复盘”制度,围绕九大专项整治行动,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问题,确保责任压实到位、压力传导到位、长效落实到位。同时,新区还同步推行全员包干机制,推进跨部门、多街道联合行动,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实至64个包点干部和166个污染源包干干部,以“清单式”精准治污为抓手,以“包点制”责任治污为手段,抓实抓细9月攻坚战、四季度保卫战各项治理举措,夯实滨海新区治气攻坚基础。截至9月25日,新区PM2.5月浓度为17.96微克/立方米。

扬尘污染是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沥海街道现有在建工地69家,目前均已落实在建工程扬尘管控“包点包人”责任清单和分片区无死角巡查方案。“全面开展精细化巡查,通过检查清单化、问题清单化、整改清单化,确保工地管控措施到位、问题及时整改。”沥海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9月份,街道累计检查在建工地535个次,出动巡查人员482人次,发现隐患问题147个,责任方已完成整改146处。同时,街道还对工地周边道路开展雾炮车降尘,每日对工地周边路段进行常态化精细冲洗,确保减少工地周边扬尘影响。

此外,滨海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扎实推进全域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做好袍江印染化工企业搬迁“后半篇文章”,重点推进马海“绍芯谷”更新建设,全面启动实施存量工业全域更新,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腾笼换鸟”全国样板,从源头上降碳减排,擦亮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引入专家团队

强化科学治气

“建议排查相关区域。”近期,驻在滨海新区的第三方技术团队每天基于小时数据、分钟数据,结合实时监测数据、历史监测数据、气象数据、污染源数据等进行动态空气质量研判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迅速在调度群中发布调度指令。

“团队主要负责开展技术咨询、专项巡查服务工作,推进治气机制的正常运行,常态化开展污染源巡查服务。”该技术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天他们都会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形成记录,并对问题种类、频次及时间进行分析,实现对污染源治理的持续跟踪。

除了协助开展污染源巡查,该团队还利用历史监测数据、气象数据、污染源数据等,结合省、市气象预报结果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预测分析,每天对未来3日的空气质量形势进行预测,并根据可能出现的污染,提出针对性污染防控建议,以促进新区各相关单位或部门准确、全面掌握空气质量信息和大气污染发展态势,做到提前防范。

在团队研发的大气污染防治精准调控平台以及空气质量App上,气象数据、污染源地图等多源数据一应俱全。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可以呈现各站点、各指标、日排名、月排名、年累计排名、同比环比等数据,以及空气质量日历表、风玫瑰图等多种空气质量分析图表,并与周边区(县)进行实时对比、快速分析展示,实现大气污染防治数字化监控,用以辅助日常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提升日常工作效率。

眼下,滨海新区已建立健全“预警—排查—发现—交办—处置—反馈”快速反应机制,从源头推动污染问题快发现、快处置,确保各项管控措施落实落细。

“接下来,我们将瞄准攻坚方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以时保日、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为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大局作出滨海贡献。”滨海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越牛新闻综合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章 淳 编辑:徐静怡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