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市家庭农场“契约化共建”现场会在诸暨召开,会上,多个家庭农场共同签署了共建协议。据悉,此次家庭农场“契约化共建”模式的推出,是我市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又一创新之举。
家庭农场是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载体。近年来,我市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示范引领、财政扶持以及贴心的服务指导,助力家庭农场快速成长。截至目前,全市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数量已突破4300家,其中县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520家。
此次推出的家庭农场“契约化共建”模式,从生产、销售、服务三大环节入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体系,进一步激活乡村产业全方位振兴新引擎,让农业发展更有奔头、农民增收更有盼头。
在生产端,积极倡导“家庭农场+农户”的契约化合作模式,通过推广先进生态种养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有效带动小农户和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如嵊州市莲珍家庭农场与崇仁镇逵溪湾村及周边农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广“稻虾共生”模式,实现了“一田两用、粮虾双赢”。
在销售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销售团队等市场主体作用,构建“家庭农场+销售平台、销售团队”的契约化合作机制。通过与中国邮政等优质资源的深度合作,家庭农场得以拓展销售渠道,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难、运输不便等问题。强强联合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为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服务端,注重发挥基层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通过构建“家庭农场+政府”的契约化合作模式,基层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并积极参与农产品推介、项目建设等,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以柯桥区漓渚镇为例,该镇与多个家庭农场建立了“契约化共建”关系,通过成立兰花品牌管理中心等方式,推动兰花产业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会上,6名公益助农推介官正式上任,同时发布《绍兴市特色农产品乐购导图》。此外,我市还聘请了首批“直播大咖”公益助农推介官。这些乡村工匠、非遗传承人、共富工坊主理人以及优秀农创客等,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影响力,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为农产品销售助力。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努力打造“三端多项”的“契约化共建”体系,将家庭农场打造成青年返乡创业、生产绿色农产品、发展乡村新型业态的主阵地。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周梦琪 通讯员 陈晓霞 编辑:邵正华